乙肝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乙肝病毒性肝炎治疗目标是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延缓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追求临床治愈;治疗方法有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与干扰素)、保肝抗炎(甘草酸制剂等)、抗纤维化(安络化纤丸等);特殊人群治疗需注意,儿童选药依年龄体重,孕妇平衡母婴安全,老年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肝储备功能,合并其他疾病综合制定方案;生活上要保证休息、适当运动、调整饮食、做好心理调节;且患者无论是否治疗都需定期复查(每36个月一次),项目涵盖肝功能等多项,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发现并发症。
一、治疗目标
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追求临床治愈。
二、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两大类。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等,这类药物安全性较好,服用方便,但需要长期服药,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情况。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疗程相对固定,但不良反应较多,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
2.保肝抗炎治疗:对于肝脏炎症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保肝抗炎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以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肝功能指标,但不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通常作为辅助治疗。
3.抗纤维化治疗:乙肝患者肝脏长期受到病毒侵害,容易出现肝纤维化。抗纤维化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常用药物有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但目前抗纤维化药物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三、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乙肝患者的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年龄较小的儿童尽量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自发的病毒清除。对于需要治疗的儿童,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干扰素治疗儿童乙肝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可能较明显,需要密切监测。核苷(酸)类似物中,恩替卡韦在2岁以上儿童中可以使用,替诺福韦酯在12岁以上儿童中使用。
2.孕妇患者:孕期乙肝患者的治疗需要平衡母婴安全。对于HBVDNA高载量(>2×10?IU/ml)的孕妇,可在妊娠2428周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产后停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同时,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3.老年患者:老年乙肝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耐药率低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病情变化。
4.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如果乙肝患者合并艾滋病、丙肝等其他病毒感染,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例如,合并艾滋病时,需要选择既能抗乙肝病毒又能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合并丙肝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干扰素可能会加重自身免疫反应,应谨慎使用。
四、生活方式干预
1.休息与运动:乙肝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调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减少肝脏负担。
3.心理调节: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恢复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五、定期复查
乙肝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治疗,都需要定期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甲胎蛋白、腹部超声等。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发现肝癌等并发症。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