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护理治疗
褥疮是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的溃疡和坏死。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使用减压设备和健康教育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瘫痪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一、什么是褥疮?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疡和坏死。
二、褥疮的症状和分期
1.症状: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2.分期: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Ⅰ期: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Ⅱ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伤口床有活性出血(伤口床可见发红、潮湿),也可能表现为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Ⅲ期: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
Ⅳ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可能会部分覆盖腐肉或焦痂,常常会有潜行和窦道。
不能分期的褥疮:损害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创面被腐肉(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褐色)和(或)痂皮(黄褐色、褐色或黑色)覆盖。
三、褥疮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Ⅰ期:使用半透明膜敷料或泡沫敷料减压,促进淤血吸收,每2天更换1次。
Ⅱ期:水疱未破时,抽出疱内液体,覆盖透明薄膜敷料;水疱已破,清创后用含有银离子的藻酸盐填充,再用泡沫敷料覆盖。
Ⅲ期:清创后用含有银离子的藻酸盐填充,再用泡沫敷料覆盖。
Ⅳ期:彻底清创后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敷料,如含有银离子的藻酸盐、水凝胶、泡沫敷料等,再用薄膜敷料封闭伤口。
2.手术治疗:
潜行和窦道:潜行和窦道的处理方法包括锐性分离、切除和引流。如果窦道与重要的结构如血管、神经相邻,可能需要进行皮瓣移植或肌皮瓣移植来覆盖缺损。
骨和肌腱外露:如果骨和肌腱暴露,需要进行皮瓣移植或肌皮瓣移植来覆盖缺损。皮瓣移植是将带有血管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以覆盖骨和肌腱外露的创面。肌皮瓣移植是将带有血管的肌肉和皮肤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以覆盖骨和肌腱外露的创面。
3.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超短波、红外线等,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可以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愈合。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褥疮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药外敷、中药坐浴、针灸等。
四、褥疮的预防
1.定时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侧卧位或半侧卧位,避免长时间受压。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避免尿液、粪便浸渍皮肤。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减压垫等,减轻皮肤压力。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褥疮的预防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减少,容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瘫痪患者:瘫痪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皮肤含糖量高,容易感染,发生褥疮后不易愈合。应积极控制血糖,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褥疮。应加强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六、结语
褥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褥疮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应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已经发生褥疮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促进创面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