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褥疮护理需多方面注意,整体上要定期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可借助辅助工具)、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并密切观察皮肤状况;不同年龄段患者护理各有特点,儿童要防摩擦和抓挠,成年要结合生活习惯,老年要注意保暖和心理关怀;特殊病史患者也有不同要点,糖尿病要控血糖选合适敷料,肥胖要减轻局部压力和控制饮食,骨折要保护骨折部位;此外,还需重视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心理状况以增强其信心,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预防和护理知识。
一、褥疮护理的整体注意事项
1.定期翻身:定时为患者翻身是预防和护理褥疮的关键措施。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皮肤状况较差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应适当缩短。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可以使用翻身垫、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及时清理大小便失禁患者的排泄物,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消毒剂。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爽。
3.加强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褥疮的愈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补充营养。
4.观察皮肤状况: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及有无破损、水泡等情况。一旦发现皮肤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记录皮肤变化情况,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
二、不同年龄段患者褥疮护理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在护理时要更加小心。选择柔软、舒适的衣物和床单,避免摩擦皮肤。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由于儿童活动能力相对较强,要注意防止其抓挠伤口,可适当约束双手。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如鼓励儿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牛奶等。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的褥疮护理要结合其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对于长期伏案工作或久坐的患者,要提醒其定时起身活动,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要劝导其戒烟限酒,以促进褥疮的愈合。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不良,褥疮愈合相对较慢。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皮肤受冷。翻身时要注意动作平稳,防止患者摔倒。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促进褥疮的愈合。同时,要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心理关怀,增强其治疗信心。
三、特殊病史患者褥疮护理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和溃疡不愈合。在护理褥疮时,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在选择敷料时,要选择具有抗菌、促进愈合作用的敷料。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肥胖患者:肥胖患者身体重量大,局部压力高,容易发生褥疮。护理时要使用更厚、更软的床垫和坐垫,以减轻局部压力。翻身时要注意力度,防止损伤患者皮肤。肥胖患者容易出汗,要及时清理汗液,保持皮肤干爽。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控制患者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以减轻体重,促进褥疮的愈合。
3.骨折患者:骨折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护理时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和稳定,避免骨折移位。在翻身时要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疼痛和损伤。对于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受压、发红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固定装置。
四、褥疮护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1.心理护理:褥疮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身体不适,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褥疮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翻身方法、皮肤清洁方法和营养支持方法等。同时,要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