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属于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本质是心血管系统的电生理功能异常。其分类按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包括窦性和异位心律)与冲动传导异常(含生理性传导障碍、病理性传导阻滞和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按心率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病因有心脏本身疾病、全身性因素及其他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药物等。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特殊职业人群)各有特点和注意事项。它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多种危害甚至猝死和并发症。诊断依靠症状、病史结合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预防关键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病并定期体检。

一、心律失常的基本定义与本质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正常情况下,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律有规律地跳动,而当心脏的电活动出现紊乱时,就会导致心律失常。它本质上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涉及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异常。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1.按发生原理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和异位心律(包括被动性异位心律,如逸搏、逸搏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冲动传导异常:包括生理性传导障碍(如干扰及房室分离)和病理性传导阻滞(如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还有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2.按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分类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等。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三、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

1.心脏本身的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会直接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

2.全身性因素: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发热、感染、中毒等,都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引发心律失常。

3.其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长期熬夜等;药物因素,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等;此外,外伤、手术、电击等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心律失常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有关。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如有无乏力、气促、心悸等症状。在生活中,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情绪激动。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心脏功能。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度进行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生理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孕期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心脏功能;更年期女性要注意调整心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4.特殊职业人群:如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人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学会缓解压力,避免因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引发心律失常。

五、心律失常的危害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影响全身血液循环。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源性猝死;长期心律失常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六、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心电图(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进行诊断。

2.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去除诱因、改善生活方式等)、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非药物治疗(如心脏电复律、导管消融术、植入心脏起搏器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七、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律失常的关键。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

了解疾病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主要是指心室肌快速、完全不协调收缩,心室无法进行机械性收缩,造成其泵血功能异常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