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的后遗症有哪些
剖宫产存在近期和远期后遗症,近期后遗症包括出血及感染(高龄、有基础疾病及肥胖人群风险更高,需术前控制基础疾病、术后保持伤口清洁)、麻醉相关问题(如头痛、腰痛,有腰部疾病史者发生率更高,需注意腰部保暖等)、胃肠道功能恢复慢(活动量少者更慢,建议术后早期活动);远期后遗症有子宫瘢痕问题(再次妊娠风险增加,有再次妊娠计划者需注意间隔时间和产检)、盆腔粘连(既往有盆腔炎等病史者发生率更高,需注意饮食)、慢性盆腔疼痛(受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可借助物理治疗缓解)、对再次分娩有影响(不同情况分娩方式选择不同)以及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性格内向等人群更易出现,家人需给予关心陪伴)。
一、近期后遗症
1.出血及感染: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存在出血风险,有时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术后由于伤口的存在,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如腹部切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液等;子宫感染可出现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症状。对于高龄产妇、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以及肥胖人群,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会相对更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层厚,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术后伤口愈合也更困难。建议这类人群术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伤口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麻醉相关问题:剖宫产多采用椎管内麻醉,可能会出现一些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这是由于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引起的,一般平卧位休息、多饮水后可缓解。还有部分产妇可能出现腰痛,这可能与穿刺损伤、麻醉药刺激等有关。对于有腰部疾病史(如腰椎间盘突出)的产妇,麻醉后腰痛的发生率可能会更高。此类产妇术后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久站久坐,可适当进行腰部按摩和热敷缓解症状。
3.胃肠道功能恢复慢:手术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刺激,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产妇术后常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需要等待排气后才能逐渐恢复饮食。在恢复期间,可能会影响产妇营养的摄入,进而影响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活动量少的产妇,胃肠道蠕动恢复更慢。建议术后早期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四肢等,待身体条件允许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二、远期后遗症
1.子宫瘢痕问题:子宫上的手术切口会形成瘢痕,这会增加再次妊娠时的风险。如瘢痕妊娠,即受精卵着床在子宫瘢痕处,随着孕周增加,可能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还有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在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中,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瘢痕处,且胎盘组织可能侵入子宫肌层,分娩时会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常需切除子宫。有多次剖宫产史、子宫内膜损伤(如多次人流刮宫)的女性,发生这些情况的风险更高。对于有再次妊娠计划的女性,建议在剖宫产术后至少间隔1824个月再怀孕,孕期要加强产检,尤其是孕早期要通过超声检查确定孕囊位置。
2.盆腔粘连:手术会造成盆腔内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术后容易发生盆腔粘连,如肠粘连,可导致慢性腹痛、肠梗阻等。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腹部隐痛,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严重时会出现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既往有盆腔炎、盆腔手术史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会更高。这类患者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肠梗阻。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慢性盆腔疼痛:部分剖宫产女性术后会出现慢性盆腔疼痛,可能与盆腔粘连、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是隐隐作痛,有的则较为剧烈,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长期精神压力大、对疼痛敏感的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可能会更明显。这类患者要注意调整心态,学会放松,可借助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缓解疼痛。
4.对再次分娩的影响: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分娩时,选择顺产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一般如果前次剖宫产指征已不存在,此次妊娠无新的剖宫产指征,且孕妇有阴道试产意愿,可以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阴道试产。但对于前次剖宫产手术方式为古典式剖宫产、多次剖宫产史、胎儿过大、存在骨盆狭窄等情况的孕妇,则不建议试产,应再次选择剖宫产。
5.心理问题:经历剖宫产手术,一些产妇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对宝宝健康的担忧以及手术造成的心理创伤等,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性格内向、缺乏家庭支持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家人要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和陪伴,帮助产妇适应角色转变,若产妇出现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