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早搏,它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各自有不同发生机制、人群差异及影响;其他常见心律失常还包括心房颤动和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升高,可致心功能下降等,窦性心动过速可由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心律失常主要靠心电图等检查诊断,治疗需个体化。

一、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

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一)房性早搏

1.发生机制:心房内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起心脏搏动。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生理性因素,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等。

2.人群差异及影响:在一般人群中,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约60%的人会有房性早搏发生。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房性早搏通常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可能会引起心悸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房性早搏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一种信号,需要密切关注原发疾病的治疗。例如,在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房性早搏,且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其基础疾病情况来决定治疗策略。

(二)房室交界性早搏

1.发生机制:房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导致心脏提前搏动。其诱因与房性早搏类似,也可由生理性因素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都可能诱发房室交界性早搏。

2.人群差异及影响: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与房性早搏有一定相似性,一般人群中也较为常见。对于健康人,房室交界性早搏通常临床意义不大,但如果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如心肌炎等,房室交界性早搏可能提示心肌受损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心脏状况。在儿童群体中,若出现房室交界性早搏,需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情况,因为儿童的心脏发育尚不完善,一些先天性因素更容易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三)室性早搏

1.发生机制:心室肌内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引发心脏提前搏动。室性早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生理性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病理性因素可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

2.人群差异及影响:在一般人群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较高。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若早搏数量较少,通常预后较好,但可能会有心悸、胸闷等不适;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早搏,可能提示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关注早搏情况。在老年人群中,由于心脏退行性变等原因,室性早搏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需要特别注意与其他心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早搏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其他常见心律失常简介

(一)心房颤动

1.发生机制:心房失去正常有规律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生与心房重构、心脏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多种因素有关。

2.人群差异及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在老年人群中,心房颤动较为常见,其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增加卒中的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左右)。对于不同性别,一般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但在一些基础疾病的关联上可能有差异,如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二)窦性心动过速

1.发生机制: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加快,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钟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其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如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也可由病理性因素导致,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

2.人群差异及影响:在不同人群中均可出现,对于健康人,运动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暂时的,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需要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控制心率,否则长期的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功能。在儿童群体中,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和心率变化,及时处理原发疾病。

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手段,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原则有所不同,对于有症状或有基础心脏疾病的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了解疾病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