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凝血功能障碍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热射病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包括监测与评估(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及观察出血表现)、病因治疗(降低核心体温、纠正循环衰竭、改善组织灌注)、凝血因子补充与支持治疗(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预防并发症(预防感染、多器官功能支持)等环节,需综合考虑不同年龄、病史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监测与评估

1.凝血指标监测

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可反映血小板的数量情况,正常血小板计数约为(100300)×10?/L,若低于50×10?/L则有出血风险;PT正常参考值为1113秒,APTT正常参考值为2535秒,PT和APTT延长提示凝血因子功能异常;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值为24g/L,其水平变化也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不同年龄人群的凝血指标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凝血指标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接近成人水平,例如儿童的PT和APTT较成人可能稍长。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其凝血指标基础值不同,监测时需结合既往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2.出血表现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血尿等出血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出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需更细致观察皮肤黏膜情况;女性在生理期可能会影响对出血表现的判断,需结合病史综合分析。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在评估时也需考虑这些因素对患者凝血状况的影响。

二、病因治疗

1.降低核心体温

热射病患者核心体温升高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核心体温。可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降温包括体表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也可使用冰袋冷敷;还可进行体内降温,如胃内灌洗、膀胱灌洗等。药物降温可选用[具体退热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退热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降低体温。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心功能不全患者,在降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防止因快速降温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2.纠正循环衰竭

热射病患者常伴有循环衰竭,需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通过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可选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溶液)和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补液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不同年龄患者对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耐受不同,儿童补液需更加谨慎,防止出现循环负荷过重;对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补液时要密切关注心脏功能,避免诱发心力衰竭。

3.改善组织灌注

保证组织灌注是改善凝血功能的重要环节。可通过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来改善组织灌注,如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药物对不同年龄和病史患者的影响,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某些血管活性药物时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三、凝血因子补充与支持治疗

1.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当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因子缺乏,PT或APTT明显延长时,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含有所有的凝血因子,能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输注时需注意输注速度和剂量,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调整输注量。不同年龄患者的输注剂量有所不同,儿童输注量需按体重计算;对于有输血相关病史的患者,需提前评估输血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血小板输注

若患者血小板计数过低(如低于20×10?/L)且有明显出血倾向,需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时要注意血小板的配型和输注速度,密切观察患者输注后的反应,如有无过敏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血小板输注需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操作,确保输注过程安全。

3.其他支持治疗

维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包括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等。例如,当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当出现低钾或高钾血症时,需及时调整电解质水平,保证内环境稳定有利于凝血功能的改善。对于有基础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内环境调整过程中需更加谨慎,防止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四、预防并发症

1.感染预防

热射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需加强患者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翻身防止压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对留置导管的护理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感染预防措施有所不同,儿童要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呼吸道护理,防止肺部感染。

2.多器官功能支持

密切监测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如肝、肾、肺等功能变化。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迹象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例如,对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可采用肾脏替代治疗等方法;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给予机械通气支持等。在支持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和病史患者的器官功能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方案。

了解疾病
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高温导致的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功能失调,热量在体内持续积蓄,最终导致神经器官受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横纹肌溶解
王洪霞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横纹肌溶解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此病一般是过量运动与肌肉疲劳、创伤与挤压、药物与中毒、代谢性疾病与内分泌异常、感染与高温引起的,可以采取一般治疗、水化治疗、碱化尿液、血液透析治疗等措施来干预。 一.原因 1.过量运动与肌肉疲劳 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或长时间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如过度健身、剧烈劳动等,可导致肌
多喝水有哪些好处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多喝水的好处一般包括维持身体液态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状态、促进消化和吸收、调节体温等。 1、维持身体液态平衡 多喝水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确保体内各器官和系统的正常运作。 2、促进新陈代谢 多喝水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有助于身体更快地燃
热射病一定会有脑损伤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热射病并非一定会有脑损伤,是否会有脑损伤,一般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如果热射病发现较早,及时远离高温的环境中,患者仅出现乏力、口渴、多汗、面色苍白等表现,并且未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也未发生脑细胞大面积坏死,此时病情相对较轻,一般不会有脑损伤。如果热射病发现较晚,未尽早远离高温环境,患者不但出现上述表现
热射病脑损伤能治好吗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热射病脑损伤是否能够治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若患者热射病脑损伤程度较轻,仅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未引起脑组织神经受损,并且发病后积极治疗,此时一般能够逐渐恢复脑部功能,通常是可以治好的。若患者的脑损伤程度较重,出现躁动、昏迷、精神障碍等情况,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出血,使脑神经系统发生不可
全身烫是怎么回事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全身烫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过敏、热射病等原因引起的发热。 1.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流涕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包括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多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此类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后会使附着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中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种类型,具体症状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决定。 1、先兆中暑: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一般脱离高温环境并及时补充冷盐水后可短时间内恢复。 2、轻度中暑:此时患者体温会上升到38度以上,并且会伴有皮肤灼热、面色
热射病的病因?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热射病的常见病因包括环境温度高、人体产热增加、散热障碍等。 1、环境温度高 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人体会持续从外界环境获取热量,从而引起热射病。 2、人体产热增加 如果患者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容易导致人体产热增加,最终诱发疾病。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会增加产热,增
中暑如何就医?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如果患者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后出现头疼、头晕、出汗增多、口干舌燥等症状,则应该高度怀疑是中暑所致,应该尽快在周围人群的帮助下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尿常规等检查,以对中暑进行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一般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在转移至阴凉处并且补充水分后可以
热射病症状有哪些?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不同类型的症状都不相同。 1、劳力性热射病 该病一般在从事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作,典型症状为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脉压增大等,大部分患者还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等严重情况,直接威胁生命。 2、非劳力性热射病 该病通常会引起皮肤干热、发红
三伏天晒背养生需适度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三伏天晒背养生通常需要适度,过度晒被会危害身体健康。首先,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体需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三伏天虽阳气旺盛,但过犹不及,长时间暴晒于烈日之下,易导致人体阳气过亢,出现中暑、热射病等危险情况。因此,晒背时应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较为柔和的时段,避免正午时分阳光直射。其次,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健康离不开阴阳的和谐共生。晒背
热射病和热衰竭有什么区别
贺婷婷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三甲
热衰竭主要是在高热状态下,由于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导致循环血量减少,会引起患者出现休克的症状,但此时患者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体温是基本正常或略升高。但是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问题,体内的热量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散出,从而引起体温急剧的升高。
如何治疗热射病
贺婷婷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三甲
如果考虑患者出现热射病的情况,并且是户外情况下,应该先将患者搬到通风、透气环境中,并及时的补充水和电解质,帮助患者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因为高热状态而出现不可逆脑损伤。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快速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救治
热射病常见人群有哪些
贺婷婷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三甲
热射病通常见于长时间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群,由于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下,这类群体容易出现热射病。此外,部分老年人或者小孩,他们由于对热敏感更强,当他们处于密闭环境下或者是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容易出现热射病情况。因此,这类群体平时应该注意预防,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并保持室内的通风、透气,及时补充丢失水和电解质。
热射病的特点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热射病最典型特点是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通俗来说是重度中暑,通常发生在夏天、阳光暴晒或高温环境下工作,主要症状有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开始可有大量出汗,最后虚脱、无汗、皮肤干、呼吸急促、严重发生意识障碍、休克,发热体温可超过41摄氏度。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进一步出现脑水肿、全身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因此高热或烈日工作下应做好防暑
中暑热射病的主要症状
姜宜成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中暑得热射病已经属于非常严重的中暑情况了。热射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局部肌肉会发生痉挛,高热体温会达到40度以上,没有汗、口干。严重者会导致昏迷,同时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等情况。一定要立刻送到医院来进行下一步治疗。
热射病
桂晓䶮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中暑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典型的症状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水肿、肺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播散性血管内的凝血。治疗难度比较大,救治的成功率也比较低。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中暑的预防,避免出现热射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