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介入治疗会造成肝损伤吗
肝脏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方法,常见有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等。该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能造成肝损伤,如治疗本身影响正常肝组织血液供应、产生热损伤及化疗药肝毒性,且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肝脏耐受性;但并非必然造成损伤,精准操作可降低损伤,肝脏自身也有修复能力。为降低肝损伤风险,需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精准操作、术后监测并进行保肝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一、肝脏介入治疗概述
肝脏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方法。它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常见的有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等。
二、肝脏介入治疗是否会造成肝损伤
1.可能造成肝损伤的情况
治疗本身对肝脏的影响: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例,在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的同时,可能会影响部分正常肝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缺血,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等热消融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也可能波及周围正常肝组织,造成热损伤。此外,介入治疗中使用的化疗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可能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导致肝细胞受损。
个体差异:患者的年龄、基础肝脏功能、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会影响肝脏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年龄较大的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在介入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损伤。有慢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病史的患者,肝脏本身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介入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2.并非必然造成肝损伤
精准操作降低损伤: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医生可以通过先进的影像设备更加精准地定位肿瘤,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例如,在进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时,可以通过选择性插管技术,将导管准确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减少对正常肝动脉分支的影响。
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肝脏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在介入治疗造成的轻微肝损伤后,只要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经过适当的休息和保肝治疗,肝细胞可以逐渐修复和再生,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
三、如何降低肝损伤的风险
1.术前评估:医生会在介入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功能检查(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肝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同时,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年龄、心肺功能、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治疗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肝功能较差、肝脏储备功能不足的患者,可能会先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肝脏功能,如保肝治疗、营养支持等,再考虑介入治疗。
2.术中精准操作:医生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会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尽量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例如,在进行热消融治疗时,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融参数和消融范围,避免过度消融。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时,会精确控制化疗药物的剂量和栓塞剂的用量,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毒性作用和缺血损伤。
3.术后监测和保肝治疗: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肝损伤的迹象。一般会在术后13天复查肝功能,观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保肝治疗,如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物。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肝脏的恢复。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脏功能和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较低。在术前评估时,要更加关注肝脏储备功能和合并疾病的情况。术后要加强护理和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使用保肝药物时要注意调整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儿童:儿童的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进行肝脏介入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术前要全面评估肝脏功能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较低,在治疗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肝脏的恢复。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避免因疾病和治疗给其带来心理创伤。
3.孕妇:孕妇进行肝脏介入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安全。在治疗前,要充分评估介入治疗对胎儿的潜在影响,权衡治疗的利弊。如果必须进行介入治疗,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后要给予孕妇特殊的护理和营养支持,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4.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高血压患者要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心脏病患者要评估心脏功能,确保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能够耐受手术。同时,这些患者在使用保肝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肝脏介入治疗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肝损伤,但通过术前的全面评估、术中的精准操作和术后的密切监测及保肝治疗,可以降低肝损伤的风险。特殊人群在进行肝脏介入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