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

来源:民福康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相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相关(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毒相关(毒蕈中毒、工业毒物中毒、生物毒素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急性加重)及其他病因(妊娠急性脂肪肝、Reye综合征)等,不同病因涉及不同人群及发病机制等情况。

一、病毒性肝炎相关病因

1.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此类病毒从而增加患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该病毒感染后可导致肝细胞的广泛损伤,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解毒等功能。

2.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病情急性发作可能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涉及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机体免疫反应介导的肝损伤等。

3.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也有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能,一般通过血液传播等途径,对于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病情加重时可能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不同年龄阶段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有所不同。

4.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需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感染人体,所以其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叠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会进一步加重对肝脏的损伤,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同性别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后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与基础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5.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相对较高,病情进展可能更为凶险,这与孕妇特殊的生理状态下肝脏的负担加重等因素有关。

二、药物相关病因

1.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类药物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尤其对于有基础肝脏疾病、过量饮酒等情况的人群风险更高,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毒性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不同年龄人群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能力不同,儿童相对更易因过量服用而引发严重肝损伤。

2.抗结核药物:某些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尤其是对于本身有肝脏基础疾病、年龄较大或同时使用其他可能损伤肝脏药物的患者,抗结核药物引发肝损伤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涉及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以及个体的免疫反应等,需要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

3.抗肿瘤药物:部分抗肿瘤药物具有肝毒性,使用这类药物时可能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不同的抗肿瘤药物引发肝损伤的风险和机制各异,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时,需充分评估肝脏功能状况,根据患者年龄、基础健康情况等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三、中毒相关病因

1.毒蕈中毒:误食某些毒蕈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不同种类的毒蕈所含毒素不同,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也不一样,例如有些毒蕈中的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无论年龄大小,误食毒蕈后都可能迅速引发严重的肝脏损害,需尽快采取救治措施。

2.工业毒物中毒:如四氯化碳等工业毒物中毒可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长期处于接触工业毒物环境或意外接触高浓度工业毒物的人群易发生,工业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同年龄人群接触工业毒物后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工业毒物的耐受性更差。

3.生物毒素中毒:某些生物产生的毒素,如蛇毒等,中毒后也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被蛇咬伤等情况后,蛇毒中的成分会对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影响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不同性别被蛇咬伤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无明显差异,但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身体代偿能力较弱而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肝脏损伤。

四、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病因

1.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多见于女性患者,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其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广泛损伤,病情的发展与患者的自身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女性由于自身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特点相对更易患自身免疫性肝炎并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

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急性加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在某些诱因下可能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加重情况,该疾病主要影响胆管系统,导致胆汁淤积,进而损伤肝细胞,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对病情的发展产生影响,女性患者相对较多,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可能不同。

五、其他病因

1.妊娠急性脂肪肝: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多见于孕妇,是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变化、脂肪酸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孕妇在妊娠晚期需密切关注自身肝脏功能变化,因为一旦发生妊娠急性脂肪肝,病情进展迅速,对母婴健康威胁极大。

2.Reye综合征:多见于儿童,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后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情况下,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儿童由于其肝脏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对病毒感染后的药物反应较为敏感,Reye综合征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肝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需要高度重视儿童在病毒感染后合理用药。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短期内由于多种疾病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变性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指的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可能是感染、中毒、脂肪浸润和肿瘤浸润引起的。 肝炎病毒感染、其他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感染可以导致肝功能受损,转氨酶升高,严重的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毒性物质、药物成分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接触有毒物质或者使用药物过量会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如果有妊娠急性脂肪肝、Rey
肝功能衰竭怎么调理?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功能衰竭一般指肝衰竭,肝衰竭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具体措施如下: 临床上针对肝衰竭,首先可通过一般支持治疗进行调理,比如卧床休息、监护生命体征、高流量吸氧、肠内营养等。对于伴有肝炎病毒感染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针
肝功能衰竭怎么办?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现阶段肝功能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肝衰竭病人诊断明确后,应动态评估病情,加强监护,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加强疾病的病情监护,予以保肝药物
什么是肝功能衰竭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肝脏疾病的病症症候群,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肝衰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障碍和失代偿,出现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的精确定义基于对肝脏重要功能的深刻认识,由于肝脏功能
什么是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是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一个疾病进展阶段,多数提示患者肝脏功能严重损伤。 慢性肝功能衰竭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类型,而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则是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疾病进展阶段,一般是指患者肝脏功能损伤严重,所残存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体正常的需求,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多数提示患者肝功能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可能由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等)、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休克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的病因导致肝脏细胞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损害,功能急剧下降。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肝功能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恶化,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急性肝功能衰竭日常应注意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日常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平时应注意多休息,避免经常熬夜或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用时应注意保持饮食合理性,避免长时间进食辛辣刺激或油腻的食物加重肝脏负担。 2.合理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对肝脏存在毒性的药物导致肝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短期内由于多种疾病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变性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中毒、感染、缺血缺氧等原因导致,此时患者的肝功能会严重降低,肝细胞也会有大量坏死或变性的情况,所以可有黄疸、皮下出血点、黏膜出血等表现,同时还会伴有肝臭的体征。 当患者出现类似症
肝性脑病清醒后就彻底好了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清醒后一般不是彻底好了。 肝性脑病通常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原因有关,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的情况,此时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患者经过治疗苏醒后一般不能代表病情恢复,只能说明病情有所缓解,患者仍应继续配合医生治疗,加快身体康复。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不良
药物性肝损害多久能恢复正常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药物性肝损害多久能恢复正常因人而异。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服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后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正常情况下,若为轻度的肝损害,由于肝功能变化不明显,通常在停用药物后数天至数周内可以恢复正常;若为中度的肝损害,在停用药物的同时,可能还需进行保肝治疗,多数患者可在一个月左右逐渐恢复;而对于重度的肝损害,患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一般肝功能衰竭不能治好。首先要明确引起肝功能衰竭具体的原因,即肝衰竭的程度。如果是急性肝衰竭,考虑通过人工肝纠正原发病,有治愈的可能。如果是慢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慢性病程,肝脏发生器质性变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很难完全治好,除非进行肝移植。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叶峰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功能衰竭是严重的疾病,各种因素都可造成肝功能衰竭,如乙肝、丙肝、戊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都可造成肝功能衰竭,意味肝细胞功能,包括肝脏功能低,甚至没有。因此,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相对艰难,但现有的医学手段通过抗病毒、保肝、降酶,甚至血液置换、肝移植,能挽救大部分肝衰竭患者。对于肝衰竭患者,应积极到医院救治,部分患者可
肝功能衰竭
吴勤荣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功能出现严重的损害。其中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便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其次还有酒精药物或者是梗阻等原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一般起病是比较凶险,预后也是比较差的。患者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