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5471次浏览
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原因导致体内毒素在脑部积聚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根据病程进展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0到4级。
1、0级
为潜伏期或轻微肝性脑病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人格或行为变化难以被察觉,但心智测试出现障碍。
2、1级
为前驱期,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及性格行为异常,性格轻微改变,可出现欣快或抑郁,注意力减弱,加法计算能力降低,可引出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正常。
3、2级
为昏迷前期,嗜睡倦怠,定向力障碍,语言不清,意识错乱,分不清时间或地点,容易引出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慢波。
4、3级
为昏睡期,较强语言刺激能唤醒,精神错乱,无法回答问题,脑电图可出现三相波。
5、4级
为昏迷期,呼吸深而慢,神志可完全丧失,对语言和疼痛等强刺激无反应,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
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完善血氨、神经心理学测试等检查,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肝病患者应摄入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食物,食用易消化及产气少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严禁饮酒,保持大便畅通,定期前往医院复诊,及时发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