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竭时的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的症状、体征及特殊人群护理要点。症状包括全身性症状(乏力、疲倦、运动耐量降低)、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下肢水肿、全身性水肿);体征有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和肝大(肝脏淤血肿大、肝功能损害);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复杂,护理要密切观察症状、注意用药不良反应、鼓励适度活动;儿童右心衰竭少见但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表现,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孕妇孕期心脏负担重,发生右心衰竭会影响母婴健康,需及时就医,治疗中密切监测,孕妇要注意休息、控制盐摄入。
一、全身性症状
1.乏力:右心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导致细胞代谢障碍,能量产生不足,患者会感到明显的乏力,活动耐力下降。例如日常行走一段距离就会感到疲倦不堪。
2.疲倦: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因血液灌注不足而受到影响,机体处于一种应激和疲劳的状态,患者即使没有进行大量活动,也会时常感到疲倦,精神萎靡。
3.运动耐量降低:右心功能受损后,心脏无法在运动时相应地增加心输出量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使得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从而限制了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二、消化道症状
1.食欲不振: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胃肠道淤血水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
2.恶心呕吐:胃肠道淤血可刺激胃肠道神经,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尤其是在进食后,胃肠道负担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3.腹胀:胃肠道淤血和水肿使得胃肠腔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不畅,积聚在胃肠道内,导致腹胀。患者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有时还会伴有腹痛。
三、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在右心衰竭早期,患者在体力活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运动时回心血量增加,但右心不能将增加的血液充分泵出,导致体循环淤血加重,肺循环血量相对减少,气体交换功能受限,从而引起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劳力性呼吸困难的程度会逐渐加重,活动耐力进一步下降。
2.端坐呼吸:当病情加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平卧时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和肺淤血,而端坐位时下肢血液回流减少,减轻了心脏负担和肺淤血程度,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往往会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和气喘。这是由于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膈肌上抬,肺活量减少,同时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从而诱发呼吸困难发作。
四、水肿
1.下肢水肿: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下肢水肿。水肿通常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早期多表现为脚踝和小腿的凹陷性水肿,下午或傍晚时水肿程度加重,休息一夜后可稍有减轻。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逐渐向上蔓延至大腿、阴囊、腹壁等部位。
2.全身性水肿: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表现为全身皮下组织明显肿胀,皮肤发亮,按压后可出现明显的凹陷,恢复缓慢。全身性水肿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预后可能较差。
五、颈静脉征
1.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内压力升高,出现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患者在坐位或半卧位时,可看到颈静脉明显充盈,严重时颈静脉可呈怒张状态,即颈静脉明显扩张、隆起,像蚯蚓一样。
2.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用手按压患者肿大的肝脏时,可使回心血量增加,但由于右心功能衰竭,不能及时将增加的血液泵出,导致颈静脉充盈更加明显,这一现象称为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六、肝大
1.肝脏淤血肿大: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肝静脉回流受阻,肝脏血液淤积,导致肝脏肿大。患者可在右上腹摸到肿大的肝脏,质地较硬,有压痛。长期的肝淤血还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2.肝功能损害:随着肝淤血的持续存在和加重,肝细胞会出现缺氧、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肝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对右心衰竭的耐受性较差,症状可能不典型。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在护理老年人时,要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即使症状轻微也不能忽视。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鼓励老年人适当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2.儿童:儿童右心衰竭相对较少见,但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可导致。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食欲等。若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在孕期本身心脏负担就会加重,若发生右心衰竭,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期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儿的发育情况等。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要控制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