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的5%10%,去除病因部分患者血压可恢复正常。常见病因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颅脑病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等,其发病机制各有不同。临床表现除血压升高外还有原发病症状体征。诊断方法包括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特殊检查。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和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特殊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孕妇、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诊断、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不同,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后,部分患者血压可恢复正常。
二、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
1.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导致肾实质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使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例如,肾动脉狭窄时,肾脏灌注减少,肾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上升。
2.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引起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间断或持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库欣综合征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过多,使水钠潴留、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3.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时,缩窄部位以上的血液供应减少,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会使血压升高;而缩窄部位以下的血液供应相对不足,血压降低。多发性大动脉炎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相应部位的血压改变和血流异常,进而导致高血压。
4.颅脑病变:如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等,可使颅内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升高。此外,颅内病变还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等内分泌调节中枢,导致内分泌紊乱,间接引起血压升高。
5.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患者在睡眠期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睡眠呼吸暂停还可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三、临床表现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除了有血压升高外,还会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出现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尿、口渴等症状;嗜铬细胞瘤患者可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肾动脉狭窄患者可在上腹部或腰部听到血管杂音。
四、诊断方法
1.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生活方式等,询问是否有上述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如头痛、心悸、多汗、多尿、乏力等。
2.全面的体格检查:除了测量血压外,还应检查患者的心脏、血管、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注意是否有特殊的体征,如腹部血管杂音、肾区叩击痛、满月脸、水牛背等。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等,以排查是否存在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4.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肾脏超声、肾上腺CT或MRI、肾动脉造影等,有助于发现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病变部位和性质。
5.特殊检查:如睡眠呼吸监测,可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
五、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是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关键。例如,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可采用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或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对于嗜铬细胞瘤患者,应手术切除肿瘤。
2.控制血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
3.生活方式干预:无论何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常见的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干预。如果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压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孕妇:孕妇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孕妇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等,必要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3.老年人:老年人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与成人相似,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也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老年人患者,应缓慢降压,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4.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在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其他疾病,控制血糖、血脂、体重等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其他疾病的影响,避免使用对其他疾病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