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的常见判断方法有症状自查、血糖检测和其他检查。症状自查包括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劳、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其他检查包括尿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检查等。
1.症状自查:
多饮、多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尿量增加,同时也会感到口渴,需要频繁饮水。
多食、消瘦: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能量不足,患者会感到饥饿,食量增加,但体重却会下降。
疲劳、乏力: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
视力模糊:高血糖会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屈光度变化,从而导致视力模糊。
皮肤瘙痒:由于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2.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值应该在3.9~6.1mmol/L之间。如果空腹血糖值大于7.0mmol/L,或者随机血糖值大于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的指标。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值应该在4%~6%之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6.5%,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3.其他检查:
尿常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尿糖阳性,同时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酮体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2小时测定血糖值,如果血糖值大于7.8mmol/L,但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如果血糖值大于等于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等,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同时,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