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一般来自哪里
肺动脉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包括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上肢静脉及右心,下肢深静脉因长期卧床、老年血管弹性下降、孕妇生理变化等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致肺动脉栓塞;盆腔静脉在盆腔手术、盆腔炎、分娩后、盆腔肿瘤等情况下易形成血栓;上肢静脉与中心静脉置管等有关,右心附壁血栓多见于心力衰竭等患者;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基础疾病患者、有相关手术或操作患者需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一、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是肺动脉栓塞栓子最主要的来源。下肢深静脉包括股静脉、腘静脉等,此处形成的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回流至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然后被泵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下肢活动减少,血流缓慢,容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增加肺动脉栓塞的风险;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变,也会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升高;孕妇因孕期生理变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也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
二、盆腔静脉
盆腔静脉丛丰富,包括子宫静脉、卵巢静脉等。盆腔手术、盆腔炎等情况可导致盆腔静脉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女性在分娩后,盆腔静脉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引发肺动脉栓塞;患有盆腔肿瘤的患者,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盆腔静脉,影响血流,导致血栓形成并可能成为肺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
三、上肢静脉及右心
虽然上肢静脉和右心作为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相对较少,但也不容忽视。上肢深静脉血栓通常与中心静脉置管、静脉内化疗等因素有关,这些操作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引发血栓形成。右心的附壁血栓多见于右心房、右心室,常见于心力衰竭、心肌病等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导致血流缓慢、淤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进入肺动脉。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应注重日常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管健康;孕妇在孕期要适当活动,避免久站或久坐,定期产检,监测凝血功能;患有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病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进行过盆腔手术或上肢静脉置管等操作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