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血糖症状
宝宝低血糖症状分早期和严重阶段,早期有多汗、颤抖、烦躁不安、饥饿感等,严重时可嗜睡昏迷、惊厥、呼吸节律改变;不同年龄阶段症状有特点,新生儿期症状不典型,有体温不升、喂养困难,婴幼儿期行为改变,儿童期会诉说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状态,尤其高危宝宝,合理喂养并做好症状记录;医护人员对有风险宝宝加强监测,把控治疗并做好健康宣教。
一、低血糖症状
1.早期表现:宝宝可能出现多汗,尤其是手心、额头等部位出汗明显,这是因为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增加。还会有颤抖症状,多表现为肢体的细微抖动,主要因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情绪上易烦躁不安,宝宝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常通过烦躁来传达。部分宝宝可能会有饥饿感,表现为觅食动作,如张嘴找奶等,这是身体对能量不足的一种本能反应。
2.严重低血糖表现:若低血糖未得到及时纠正,宝宝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神经系统功能受抑制。还可能有惊厥症状,发作形式多样,如肢体抽搐、眼球上翻等,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呼吸可出现节律改变,如呼吸暂停或呼吸增快,这与低血糖影响呼吸中枢功能有关。
二、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症状特点
1.新生儿期:症状多不典型,除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体温不升,因能量缺乏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喂养困难也较为常见,吸吮无力、拒奶等,这会进一步影响能量摄入,加重低血糖。
2.婴幼儿期:除典型症状外,可能出现行为改变,如原本活泼好动变得异常安静,或者原本安静的宝宝突然哭闹不止。
3.儿童期:除常见症状外,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头晕、头痛,这与低血糖时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有关。还可能有视物模糊,是因为低血糖影响视觉神经功能。
三、温馨提示
1.对于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日常状态,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早产、母亲孕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宝宝,应立即就医。平时要保证宝宝合理喂养,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长时间饥饿。若宝宝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家长要做好记录,包括发作时间、症状表现等,方便医生诊断。
2.对于医护人员:在新生儿病房、儿科门诊等场所,对有低血糖风险的宝宝要加强监测。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把控葡萄糖输注速度和剂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同时,要向家长做好健康宣教,提高家长对宝宝低血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