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避孕器
子宫内避孕器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逆的避孕装置,通过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达到避孕目的,有惰性和活性两种,一次放置可使用多年,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
子宫内避孕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逆的避孕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它是一种放置在子宫内的避孕装置,通过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来达到避孕的目的。
1.子宫内避孕器的种类
惰性宫内节育器:这是第一代宫内节育器,由惰性材料制成,如不锈钢、塑料等,避孕效果较差。
活性宫内节育器:这是第二代宫内节育器,在惰性宫内节育器的基础上添加了铜离子或孕激素等活性物质,能提高避孕效果,减少副作用。
2.子宫内避孕器的优点
长效:一次放置可使用多年,无需频繁更换。
可逆:取出后即可恢复生育能力。
不影响性生活:对性生活无影响。
3.子宫内避孕器的副作用
不规则阴道出血: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多发生在放置后的3~6个月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少量点滴出血。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缓解。
下腹疼痛:可能是由于子宫收缩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节育器放置位置不当或过大引起。一般可通过休息、热敷等方法缓解,严重时需取出节育器。
感染: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表现为发热、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其他:还有可能出现节育器脱落、带器妊娠等情况。
4.子宫内避孕器的适用人群
无禁忌症的育龄妇女均可使用子宫内避孕器。
已生育的妇女,尤其是经阴道分娩的妇女。
暂无生育计划的妇女。
不能使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妇女。
5.子宫内避孕器的放置和取出
放置时间: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此时子宫内膜较薄,出血较少。也可在人工流产、中期引产、产后42天等情况下放置。
放置过程:医生会通过阴道将节育器放入子宫内,操作简单,无明显痛苦。
取出时间:一般在绝经后半年至1年内取出。绝经时间较长、子宫萎缩明显的妇女,取出时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6.注意事项
放置或取出子宫内避孕器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术后1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以免引起感染。
定期复查:一般在放置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了解节育器的位置是否正常。
如出现月经异常、下腹疼痛、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子宫内避孕器可能会影响胚胎着床,导致带器妊娠,因此放置子宫内避孕器后,如出现月经推迟,应及时排除怀孕。
总之,子宫内避孕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在放置或取出子宫内避孕器前,应详细咨询医生,了解其优缺点和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