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肌炎的症状
宝宝心肌炎分急性期、迁延期、慢性期,不同阶段症状有别,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急性期有轻、中、重三种症状,轻型表现为精神欠佳、乏力等,中型在轻型基础上胃肠道及呼吸、心率症状加重,重型可出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意识障碍等;迁延期症状相对较轻且持续,有反复乏力、活动后气短等;慢性期病程超一年,影响生长发育,活动耐力下降,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脏有结构和功能改变;特殊人群中,年龄小的宝宝不能准确表达不适需家长细心观察,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患病后症状更重、进展更快,患病期间要保证休息和营养。
一、急性期症状
1.轻型症状:宝宝可能表现出精神欠佳、乏力、食欲不振,大一些的宝宝会自述胸闷、长出气。部分宝宝有头晕、面色苍白的表现。一般体温正常或者有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活动耐力较之前下降,比如之前能正常玩耍较长时间,现在玩耍一会儿就想休息。
2.中型症状:除了上述轻型症状加重外,宝宝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心肌炎影响到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和功能。还会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呼吸频率可能较正常时增加1020次/分钟,心率也明显加快,安静状态下心率可达120160次/分钟(正常宝宝安静时心率因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20140次/分钟,13岁为100120次/分钟)。宝宝可能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安抚。
3.重型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宝宝可出现极度乏力、面色灰白、皮肤发花、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肺部淤血。心率明显异常,可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也可能有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可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二、迁延期症状
宝宝在急性期后病情未能完全恢复,进入迁延期。此时症状相对较轻且持续存在,可表现为反复的乏力、活动后气短,运动耐力仍然较差。宝宝可能经常诉说胸部不适,但具体描述不清晰。部分宝宝还会有多汗的表现,尤其是在睡眠时或稍微活动后。
三、慢性期症状
病程超过一年进入慢性期。宝宝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较同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活动耐力进一步下降,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明显的气喘、乏力。可能会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因为心脏功能长期受损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心脏逐渐扩大,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宝宝来说,由于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要更加细心观察。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拒奶、精神萎靡等情况,要警惕心肌炎的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宝宝,患心肌炎后症状可能更严重,病情进展也可能更快,一旦出现疑似心肌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另外,宝宝在患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