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肌炎有什么症状表现

来源:民福康

儿童心肌炎在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症状,小年龄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奶等;轻症有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心悸等表现,听诊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重症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症状,情况危急;新生儿症状不典型且病情进展快,有基础疾病的儿童症状更严重复杂;家长在孩子出现疑似症状时应让其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一、前驱症状

儿童心肌炎在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如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咳嗽、流涕等,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体温可在37.5℃40℃之间波动,持续数天到一周不等。消化道感染症状则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症状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功能,导致儿童精神状态变差。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奶等。

二、轻症表现

1.一般症状:轻症儿童心肌炎可能出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面色苍白等症状。孩子原本活泼好动,患病后可能变得不愿玩耍,容易疲劳,稍作活动就气喘吁吁。

2.心脏相关症状:可能有心悸、胸闷等表现,年龄稍大的儿童能够描述自己感觉心跳加快、心脏不舒服等情况。听诊时可发现心率增快,且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即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心率明显加快。

三、重症表现

1.心力衰竭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孩子可能喜欢坐起来呼吸,还会出现水肿,多见于下肢、眼睑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肝脏肿大也是常见表现,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腹部膨隆。同时,孩子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等症状。

2.心源性休克症状: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出现花纹,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孩子可能神志不清、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种情况非常危急,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3.心律失常症状:可出现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四、特殊人群情况

1.新生儿:由于其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心肌炎症状往往不典型。除了上述类似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体温不升、喂养困难、呼吸暂停等特殊表现,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吃奶情况、呼吸频率和节律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儿童,发生心肌炎时症状可能更严重,病情也更复杂。这类儿童在治疗心肌炎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带孩子复查。

五、注意事项

在孩子出现上述疑似心肌炎症状时,家长要让孩子尽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孩子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同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不稳定型心绞痛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不稳定心绞痛是指介于急性心梗和稳定心绞痛之间的一组心绞痛综合征,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而且血栓并没有把血管完全给堵死,从而导致远端供血区域的血供不足。  不稳定心绞痛是指介于急性心梗和稳定心绞痛之间的一组心绞痛综合征,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胸痛发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硝酸酯类的消心痛来缓解,也可以选择服用中药,比如丹参滴丸等。在疼痛没有发作的时候,要进行长期的二级冠心病预防的药物,比如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降血脂药物。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胸痛发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硝酸酯类的消心痛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有哪些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包括斑块导致心外膜动脉的阻塞、冠脉痉挛、微血管功能障碍以及冠状动脉心肌桥。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病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是斑块导致心外膜动脉的阻塞,当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时候,会使动脉的管腔狭窄,当管腔狭窄超过50%的时候,冠状动脉血液循环量便会下降。正常人在心脏
稳定型心绞痛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可以用中药的方法来治疗,中医会根据病因辨证论治,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稳定型心绞痛可以用中药的方法来治疗。稳定心绞痛在中医的范畴属于胸痹、心痛范畴,此病发生跟寒邪内侵、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会根据病因辨证论治,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
稳定型心绞痛如何治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心绞痛发作时应该立即休息,胸疼的症状比较重,可以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反复发作的心绞痛患者,可以口服长效的硝酸酯类药物,比如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此外还要长期服用二级预防的药物来防止病情的进展。  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
稳定型心绞痛的典型症状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疼典型症状是劳力或激动时突发胸骨体上段或者中段之后压榨性疼痛,也可以是心前区发作的疼痛,向左肩及左上肢内侧及颈部或者下颌进行放射,偶尔会有濒死恐惧的感觉,严重的还可以出现大汗淋漓。  稳定型心绞疼典型症状是劳力或激动时突发胸骨体上段或者中段之后压榨性疼痛,也可以是心前区发作的疼痛,向左
稳定型心绞痛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严重的主动脉瓣的狭窄、严重的关闭不全、风湿性的冠脉炎、梅毒性的主动脉炎所引起的冠脉口的狭窄或者闭塞、肥厚性心肌病、X综合征、肋间神经和肋软骨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鉴别。  稳定型心绞疼的鉴别主要是和以下几个疾病相鉴别:第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比如不稳定
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怎么样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疼和不稳定心绞疼是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如果积极治疗,可以长期处于一种稳定性的状态,其预后是比较好的。  稳定型心绞疼和不稳定心绞疼是动态的过程,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如果积极治疗,可以长期处于一种稳定性的状态,其预后是比较好的。  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
介入治疗风险大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冠脉介入治疗属于一种微创的介入手术,总体来说安全性很好,但的确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风险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论,和医生技术的熟练程度、冠脉病变的程度、病变的部位,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冠脉介入治疗属于一种微创的介入手术,总体来说安全性很好,但的确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风险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论
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包括症状的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所诱发、疼痛的部位比较固定、疼痛的性质一般是闷痛以及持续时间往往呈阵发性的发作,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  稳定型心绞疼又称为劳力性心绞疼,是冠心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分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在诱因上,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者情
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何治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是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一般治疗是指住院后进行心电监护,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药物治疗是要双联的抗血小板治疗以及长效的抗缺血和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介入治疗是进行球囊扩张,植入支架,来恢复血管的通畅;外科治疗是冠脉搭桥手术。  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具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差别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劳力性心绞痛,疼痛多发生在劳力的时候,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是胸骨后的疼痛;而不稳定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其疼痛的程度会更加的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发作的频率也增高,还可以在休息的时间就出现。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顾名思义最大的区别其实就在稳定和不稳定上。稳定型心绞痛一
不稳定型心绞痛要与什么相鉴别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不稳定型心绞痛要与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以及急腹症来相鉴别。  不稳定心绞痛主要和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以及急腹症来相鉴别。心肌梗死的特点就是心肌梗死的胸痛比不稳定心绞痛疼痛的时间还要更长,而且疼痛时间常常是超过30分钟以上,程度会更严重,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但主要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不稳定心绞痛的首选药物首先是抗缺血类药物,其中有硝酸酯类的,比如消心痛、硝酸甘油;其他药物还有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等扩血管类的药物以及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缺血严重的病人可能还是需要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的抗血小板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的首选药物首先是抗缺血类药物,当心绞痛发作的时候
心肌病如何治疗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目前心肌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心肌病的治疗效果。  目前心肌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无论是哪种心肌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规范的长期治疗,大多都能稳定病情,减轻症状,延缓心肌病的发展,从而减少心力衰竭的发作
心肌病患者出院后可以进行哪些康复训练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对于高龄、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训练自己起床、床边坐以及床边站立,逐渐发展到床边行走等;对于年龄较轻,心功能尚可的患者,出院以后可以进行散步、慢跑、作操、太极拳、游泳等训练。  心肌病患者出院以后应当循序渐进的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所进行的项目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心功能的情况来选择,比如对于高龄、心功
心肌病患者家属需注意哪些事项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病患者家属需注意正确的看待疾病,要对心肌病的症状、发展过程及预后有个基本的认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去医院复查、安排患者的饮食以及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要增强体质,以改善心肺功能。  作为心肌病患者的家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的看待疾病,要对心肌病的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