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有腺苷、维拉帕米,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丙常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也可使用;不同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用腺苷需严控剂量,老年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耐受性,孕妇先尝试非药物治疗,腺苷相对安全,特殊病史人群根据具体病史选药;生活方式上,患者应作息规律,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健康,戒烟限酒、少喝刺激性饮料、清淡饮食,运动适度,选散步等适合的运动,不适即停并就医。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通常为腺苷和维拉帕米。腺苷起效迅速,半衰期短,能有效终止心动过速发作,副作用多为短暂的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等,多数可自行缓解。维拉帕米为钙通道阻滞剂,能抑制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从而减慢房室传导,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此外,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洋地黄类药物如毛花苷丙也是常用的药物选择之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也可用于控制心室率和终止发作。
二、不同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者在选择药物时需更加谨慎。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按压眼球、刺激咽喉引起恶心等)来终止发作。对于必须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腺苷相对较为安全有效,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维拉帕米与某些降压药合用时可能导致低血压,使用时需谨慎调整剂量。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较差,用药后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治疗需兼顾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应首先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改变体位、深呼吸等。药物治疗方面,腺苷是相对安全的选择,但仍需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使用。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维拉帕米等,如需使用应充分权衡利弊。
4.特殊病史人群: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的药物,如维拉帕米等,可优先选择洋地黄类药物或胺碘酮。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此类药物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可选择其他药物如腺苷或维拉帕米。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减慢房室传导的药物,如维拉帕米、β受体阻滞剂等。
三、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作息规律:不规律的作息,如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等,可能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饮食健康:过度饮酒、吸烟、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心动过速。患者应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和咖啡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
3.运动适度: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过度运动可能诱发心动过速。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性运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