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衰的药
治疗心衰的常见药物种类及不同人群用药注意事项。常见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强心药物(地高辛)、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等)。不同人群用药各有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从小剂量开始并监测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儿童用药需依年龄、体重调整剂量,低龄儿童一般不推荐用SGLT2抑制剂;孕妇禁用ACEI和ARB,选相对安全药物并密切监测;特殊病史患者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有过敏史者避免用过敏药物;此外,患者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度劳累会影响药物疗效,应低盐饮食并适度运动。
一、治疗心衰的常见药物种类
1.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轻心脏的负担,消除水肿。常用药物有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呋塞米是强效利尿剂,作用迅速;氢氯噻嗪作用相对温和,适合轻度水肿患者;螺内酯有保钾作用,常与其他排钾利尿剂合用。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能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ARB如缬沙坦、氯沙坦等,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ARNI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方面优于传统的ACEI。
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长期使用能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4.强心药物:主要是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衰患者。
5.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原本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后来研究发现其对心衰也有治疗作用,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的风险。
二、不同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用药种类较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的心衰治疗相对特殊,用药需谨慎。β受体阻滞剂、ACEI等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一般不推荐低龄儿童使用SGLT2抑制剂,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
3.孕妇:多数治疗心衰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如ACEI和ARB可导致胎儿畸形,孕妇禁用。孕期发生心衰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利尿剂、强心药物等,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4.特殊病史患者: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例如,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可能需要增加剂量,而ACEI和ARB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慎用或禁用。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相关过敏药物。
5.生活方式对用药的影响: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等也会影响药物疗效。例如,高盐饮食会影响利尿剂的效果,患者应遵循低盐饮食原则;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运动强度和时间要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