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心绞痛
心绞痛的病因、特殊人群的情况及预防建议。病因包括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反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内分泌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用药需综合考虑,女性绝经后风险增加且孕期产后要关注心脏健康,儿童有基础疾病可能出现症状需家长留意,有特殊病史者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并改善生活方式。
一、冠心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的脂质斑块逐渐堆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减少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当心脏需氧量增加时,狭窄的血管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就会引发心绞痛。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吸烟、高龄、男性等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发生突然的痉挛,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精神压力大、寒冷刺激、吸烟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二、心肌病
1.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导致心室壁增厚,心脏舒张功能受限,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肥厚的心肌还可能压迫冠状动脉,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绞痛。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2.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功能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这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当心肌供血相对不足时,就会出现心绞痛症状。
三、瓣膜病
1.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心室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将血液泵出,这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同时,狭窄的主动脉瓣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引起心绞痛。
2.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使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导致肺淤血。左心室为了克服阻力,需要增加做功,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引发心绞痛。
四、其他因素
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心肌缺氧,增加了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2.贫血:贫血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心肌缺氧,从而引发心绞痛。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
4.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引发心绞痛。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敏感,心绞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复杂,在治疗心绞痛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2.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患冠心病的风险逐渐增加。此外,女性在孕期和产后身体生理变化较大,也需要特别关注心脏健康。女性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
3.儿童:儿童心绞痛相对少见,但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儿童表述症状可能不准确,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如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4.有特殊病史者: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控制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