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症状有哪些
肺动脉高压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早期活动时出现,后休息时也可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乏力(因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致能量代谢异常,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晕厥(活动后或特定情况出现,部分人群风险更高)、胸痛(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与心血管疾病症状易混淆)、咯血(有不同程度,特定人群可能性更大);同时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史者等特殊人群给出温馨提示,如儿童关注生长、孕妇评估妊娠、老人加强照顾、有基础疾病者积极治疗并监测病情。
一、呼吸困难
这是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症状,早期仅在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在休息时也可发生。其原因是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使肺部血液灌注和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先天性心脏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生活中运动量较大、经常吸烟的人,也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本身较弱,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往往更为严重,且进展较快。
二、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肺动脉高压使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有贫血病史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年轻人若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可能会掩盖早期的乏力症状,使病情不易被及时发现。而女性在生理期,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状态,乏力感可能会加重。
三、晕厥
多在活动后出现,也可发生于突然站立、情绪激动时。主要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输出量突然减少,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所致。有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发生晕厥的风险更高。儿童患者可能因为表述不清,晕厥发作时不易被及时察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高强度活动后更容易出现晕厥症状。
四、胸痛
可为压榨性疼痛或闷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这是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引起心肌缺血所致。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胸痛症状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症状相互混淆,增加诊断难度。中老年人出现胸痛症状时,需要特别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五、咯血
一般为少量咯血,也可出现大咯血。咯血原因主要是肺毛细血管前微血管瘤破裂或肺静脉高压导致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史的患者,咯血的可能性更大。长期大量吸烟者,由于肺部血管损伤,咯血的发生率也会升高。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生理变化,可能会使肺动脉高压病情加重,咯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和身体表现,如发现孩子活动耐力下降、易疲劳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让孩子进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
2.孕妇: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肺动脉高压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危及母婴安全。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妊娠。若已怀孕,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终止妊娠。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肺功能较差,肺动脉高压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复杂。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督促老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老人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4.有基础疾病史者:如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