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性心绞痛怎么治
劳累性心绞痛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一般治疗涵盖生活方式调整(运动管理、饮食控制、戒烟限酒)及基础疾病控制;药物治疗有缓解发作的硝酸酯类等和预防发作的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等;血运重建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用于特定狭窄情况,术后有相应管理)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特定病变情况,术后有相关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管理: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如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步)、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但要避免在劳累、寒冷、饱食等情况下运动,因为这些因素可能诱发劳累性心绞痛。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评估运动风险。年龄较大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2.饮食控制:采用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例如每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少于300mg。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肥胖的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还需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
3.戒烟限酒:吸烟是劳累性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戒烟。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二)基础疾病控制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一般为<140/90mmHg,若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
二、药物治疗
(一)缓解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
2.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等降低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等。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对于高龄患者,要注意药物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密切监测。
(二)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1.钙通道阻滞剂: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常用药物有氨氯地平等。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时要谨慎,需评估心功能情况。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贝那普利、氯沙坦等,可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ACEI;ARB禁用于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三、血运重建治疗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适应证: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要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来决定是否行PCI。一般来说,年龄不是绝对禁忌证,但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
2.术后管理:术后要继续抗血小板等治疗,定期复查冠状动脉情况,注意观察有无胸痛复发等情况,同时要关注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适应证: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左主干病变等情况。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CABG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在评估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要继续进行相关基础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