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怎么治
心绞痛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发作症状、预防复发、降低心梗和死亡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治疗方法包括发作时立刻休息及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症状;缓解期需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药物治疗涵盖抗血小板、调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还可采用PCI和CABG进行血管重建。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患者需定期复查相关项目,医生依结果调整方案,患者日常要记录发作情况并及时反馈。
一、治疗目标
心绞痛治疗主要目标是缓解急性发作症状,预防再次发作,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治疗方法
1.发作时治疗
休息:发作时应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药物治疗:首选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这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同时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2.缓解期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这是治疗的基础。饮食上应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盐的摄入量,有助于控制血脂、血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酒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心脏功能。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心脏健康。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调脂药物:常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解除冠脉痉挛,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适用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可改善心肌重构,保护心脏功能。
血管重建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导管将支架置入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严重的患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到达缺血心肌。主要用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复杂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时应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2.女性: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在治疗心绞痛时应综合考虑雌激素水平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同时,女性可能更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应鼓励其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3.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应严格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减少心脏负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谨慎,可能会加重气道痉挛。
4.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发生心绞痛较为罕见,若确诊应积极寻找病因,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治疗上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四、治疗监测和随访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记录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诱因等,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