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心肌炎早期症状
小孩心肌炎症状分为前驱症状、心脏相关症状,同时针对特殊人群有温馨提示。前驱症状包括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发病前13周出现,由常见病毒感染引起)和消化道感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由肠道病毒感染等引发);心脏相关症状有表现为心跳异常的心悸、胸部发闷的胸闷、胸部疼痛的胸痛以及精神萎靡的乏力;特殊人群中,年龄小的婴幼儿需家长细心观察拒奶等表现并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的小孩感染后风险高、症状复杂,家长要密切关注并告知医生基础疾病,平时运动量大的小孩出现早期症状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
一、前驱症状
1.呼吸道感染症状:小孩心肌炎在早期很多时候会先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流涕、打喷嚏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有些小孩体温在38℃左右波动,也有些可能会达到39℃甚至更高。咳嗽可能是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痰液。咽痛会导致小孩吞咽时不适,影响进食。这些症状通常在心肌炎发病前13周出现,是病毒感染侵犯呼吸道的表现,比如常见的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就可能先引起呼吸道症状,随后侵犯心肌。
2.消化道感染症状:部分小孩会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和呕吐可能较为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的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部位多在脐周。腹泻一般为稀便,每天排便次数可能在35次甚至更多。这是因为病毒也可能首先侵犯胃肠道,像肠道病毒感染就常引起此类消化道前驱症状,之后再累及心肌。
二、心脏相关症状
1.心悸:小孩可能会诉说感觉心跳得快、乱或者心跳有力。年龄较小不能准确表达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喜欢让家长抱等异常行为。心悸是由于心肌受到炎症侵犯,导致心肌电活动紊乱,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引起的。家长可以通过数孩子的脉搏来初步判断,正常小孩安静时的脉搏次数因年龄而异,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100120次,学龄前儿童每分钟80100次,如果发现孩子脉搏明显过快、过慢或不整齐,应引起重视。
2.胸闷:小孩会感觉胸部发闷、呼吸不顺畅,有时会不自觉地叹气。胸闷是因为心肌炎症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使得肺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呼吸不适。孩子可能会在活动后或安静状态下都出现胸闷症状,活动后可能会更加明显。
3.胸痛:年龄稍大的小孩可能会描述胸部有疼痛感,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压榨样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胸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以及炎症刺激心脏神经引起的。有些小孩的胸痛可能持续时间较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也有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4.乏力:小孩会表现出精神萎靡、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玩耍或活动一会儿就喊累。这是因为心肌功能受损,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导致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从而出现乏力的症状。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他们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如果孩子出现拒奶、哭闹不止、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表现,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婴幼儿的心肌储备功能较差,一旦发生心肌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小孩,感染后发生心肌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加复杂和严重。这类孩子在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孩子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生活方式方面:平时运动量较大的小孩,如果在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后,应避免剧烈运动,让孩子充分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因为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使已经受损的心肌进一步受到损伤,导致病情恶化。同时,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