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情况,包括典型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体征(肺部湿啰音、心脏扩大等),不同人群特点(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儿童表现为喂养困难等,孕妇易在孕晚期和分娩前后发病),特殊情况(急性右心衰竭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有休克表现),并温馨提示有基础疾病人群定期体检、避免诱发因素,出现症状立即就医,老年人、儿童和孕妇诊断治疗需更谨慎,家属要配合治疗。
一、典型症状
1.呼吸困难:这是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患者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气短、呼吸急促,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端坐呼吸,即不能平卧,必须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有咳嗽、喘息。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所致。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多在夜间平卧或活动后加重,咳出白色泡沫痰,严重时可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是急性肺水肿的典型表现。咯血相对少见,但如果肺静脉压力明显升高,导致肺毛细血管破裂,也可出现咯血。
3.乏力、疲倦: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患者会感到乏力、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心力衰竭时肾脏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尿量减少。长期少尿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升高。
二、体征
1.肺部体征: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湿啰音的分布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一般在肺底部较为明显。当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双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2.心脏体征: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这是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还可能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
3.颈静脉怒张:由于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充盈、怒张,严重时可出现搏动。
4.肝大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因淤血而肿大,用手压迫肝脏时,可见颈静脉充盈更加明显,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这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
5.水肿:身体低垂部位可出现水肿,如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三、不同人群特点
1.老年人: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呼吸困难可能不明显,而以乏力、头晕、意识障碍等表现为主。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储备较差,对心力衰竭的耐受性较低,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掩盖心力衰竭的表现。因此,对于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应警惕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能。
2.儿童:儿童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常表现为喂养困难、烦躁不安、多汗、呼吸急促等。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如发现孩子吃奶时容易呛咳、呼吸频率明显增快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在孕期心脏负担加重,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和分娩前后,容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孕妇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心悸等症状。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特殊,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孕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周和孕期情况。
四、特殊情况
1.急性右心衰竭:主要由右心室梗死、急性大块肺栓塞等原因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体征。呼吸困难相对较轻。
2.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除了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休克表现。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温馨提示:对于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遵医嘱服药,控制病情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感染等诱发因素。一旦出现上述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由于身体机能特殊,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配合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