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扩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输尿管扩张原因主要有输尿管梗阻性病变(如输尿管结石、狭窄、肿瘤、外压迫)、膀胱输尿管反流(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及其他原因(巨输尿管症、特发性输尿管扩张)。特殊人群中,儿童输尿管扩张多因先天性因素,家长要关注症状,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孕妇多为生理性压迫,应注意体位、保证饮水,有症状及时就医;老年人多与肿瘤、前列腺增生等有关,有不良习惯者需定期体检,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
一、输尿管扩张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输尿管梗阻性病变:
输尿管结石:结石可在输尿管内形成机械性阻塞,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进而引起输尿管扩张。研究表明,输尿管结石是导致输尿管梗阻性扩张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结石多来自肾脏,其成分以草酸钙、磷酸钙等为主。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男性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日常活动量大、饮水习惯等因素有关。
输尿管狭窄: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常见于儿童,多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后天性输尿管狭窄可由手术损伤、炎症、肿瘤侵犯等引起。炎症如输尿管结核,结核菌侵犯输尿管,导致输尿管管壁纤维化、增厚,管腔狭窄。
输尿管肿瘤:输尿管良性肿瘤如息肉,恶性肿瘤如移行细胞癌等,肿瘤占据输尿管管腔空间,阻碍尿液流动,造成输尿管扩张。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长期吸烟、接触化学致癌物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输尿管外压迫:盆腔肿瘤如子宫癌、卵巢癌等,增大的肿瘤可压迫输尿管;腹膜后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包裹输尿管,导致管腔狭窄。此外,妊娠中后期,增大的子宫也可压迫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扩张,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左侧输尿管更易受累。
2.膀胱输尿管反流:
先天性因素: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抗反流机制发育不全,如输尿管膀胱壁内段过短、输尿管开口异常等,导致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长期反流可引起输尿管扩张。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男孩和女孩均可发病,但男性后尿道较长,出现反流的几率相对较低。
后天性因素:神经源性膀胱,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膀胱内压力增高,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患者。长期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也可破坏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抗反流机制,引发反流和输尿管扩张,多发生于老年男性。
3.其他原因:
巨输尿管症:为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输尿管末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导致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尿液排空障碍,进而引起输尿管扩张。多在儿童期甚至胎儿期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双侧受累相对少见。
特发性输尿管扩张: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梗阻、反流等病因,可能与输尿管平滑肌功能异常、输尿管壁内神经分布异常等因素有关,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率相对较低。
二、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输尿管扩张多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有无腹痛、血尿、排尿异常等症状。若孩子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排查输尿管扩张的可能。因为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输尿管扩张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害,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对于已确诊输尿管扩张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
2.孕妇:孕期出现输尿管扩张多为生理性压迫所致,一般产后可逐渐恢复。孕妇应注意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适当侧卧,以减轻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约15002000ml,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若孕期出现腰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病理性输尿管扩张的可能。
3.老年人:老年人输尿管扩张多与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关。有吸烟史、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泌尿系统超声、尿常规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对于因前列腺增生导致输尿管扩张的老年男性,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老年人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输尿管扩张相关疾病时,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因治疗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