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是经典的治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剂型多样,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防治;其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包括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氧需求)、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有特殊病史人群使用时需注意相应禁忌或权衡利弊,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其疗效;使用时要采取正确用药方法,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且应妥善保存药物。
一、硝酸甘油的基本信息
硝酸甘油是一种经典的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属于硝酸酯类。它的化学名为三硝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机硝酸酯。其剂型主要有片剂、注射剂、贴片、喷雾剂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
二、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
1.扩张血管
硝酸甘油在体内能够释放一氧化氮(NO),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细胞内的环鸟苷酸(cGMP)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它主要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使心室容积减小,室壁张力降低,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它也能扩张动脉,特别是较大的冠状动脉,降低心脏的后负荷,进一步减少心肌的氧需求。
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硝酸甘油能选择性地扩张心外膜的输送血管及侧支血管,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病变部位的血管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性增强,使得血液能够更多地流向缺血区域,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此外,它还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重新分布,增加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因为心内膜下的血管是由心外膜血管垂直穿过心肌延伸而来,当心外膜血管扩张时,有利于血液流向心内膜下缺血区。
3.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硝酸甘油通过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血液灌注。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过高会压迫心内膜下的血管,影响血液供应,而硝酸甘油降低该压力后,可减轻这种压迫,增加心内膜下的血供。
4.抑制血小板聚集
硝酸甘油释放的NO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在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硝酸甘油的这一作用有助于维持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硝酸甘油时,可能更容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在使用硝酸甘油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开始时可从小剂量开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调整剂量。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青光眼、低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是硝酸甘油的禁忌证,使用前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硝酸甘油可通过胎盘屏障,也可经乳汁分泌。虽然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硝酸甘油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硝酸甘油前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
3.儿童:儿童使用硝酸甘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明确。由于儿童的生理发育尚未成熟,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应避免使用硝酸甘油,除非有明确的适应证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4.特殊病史人群:有低血压、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等疾病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可能会加重病情,应禁用或慎用。例如,青光眼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后,可能会导致眼压进一步升高;低血压患者使用后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加重头晕、乏力等症状。因此,这类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前必须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使用。
5.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硝酸甘油的疗效。吸烟会使血管收缩,降低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酗酒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期间应尽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四、使用注意事项
硝酸甘油虽然是治疗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但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患者应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法,如片剂应舌下含服,以保证药物迅速吸收起效。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初期较为明显,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减轻。如果不良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硝酸甘油应妥善保存,避免受热、受潮,以免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