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表现
高血脂症状分早期和严重时表现,早期多数人无明显症状,部分人有轻微头晕、乏力,眼部有睑黄瘤、角膜弓,皮肤出现黄色瘤,还可能有记忆力减退等;严重时心血管系统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系统增加脑梗死风险,还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同时针对老年人、孕妇、儿童及青少年、有基础疾病人群给出温馨提示,如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治疗等。
一、早期症状
1.一般症状:高血脂在早期多数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像很多年轻人,生活作息不规律,常熬夜、饮食油腻,但初期可能并无不适感觉。部分人可能会有轻微头晕、乏力的症状,尤其在晨起或午后,这种症状容易被忽视,常被认为是劳累或睡眠不足导致。比如一些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上班族,因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出现头晕乏力时,通常不会联想到是高血脂引起。
2.眼部表现:睑黄瘤是早期较典型的表现之一,多发生在眼睑部位,尤其是上眼睑内侧,表现为黄色或橙色的斑块,质地柔软,最初可能像米粒大小,会逐渐增大融合。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例如一些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加上可能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患睑黄瘤概率增加。还有角膜弓,也叫老年环,在角膜边缘出现灰白色、宽约12mm的环状结构,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清晰,多在40岁以上人群中出现,也是高血脂的早期眼部症状之一。
3.皮肤表现:部分患者皮肤表面会出现黄色瘤,可发生在身体多处,如肘、膝、臀等部位,呈结节状或丘疹状,颜色多为黄色或橘黄色。比如家族性高血脂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皮肤黄色瘤。
4.其他:部分高血脂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一些中年人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自己近期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可能与血脂升高影响脑部血液循环有关。
二、严重时症状
1.心血管系统:可能引发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典型症状是发作性胸痛,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也可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若高血脂长期未控制,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可引发心肌梗死,此时胸痛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还可伴有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症状。
2.脑血管系统:会增加脑梗死风险,患者可出现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例如突然发现一侧手臂或腿部无法正常活动,或有麻木感,就像“睡着了”一样。还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说话含糊、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或理解他人话语困难。部分患者会有口角歪斜,流口水,以及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比如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老年人,在晨起或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脑梗死。
3.其他:严重高血脂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主要症状为急性腹痛,疼痛剧烈,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还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等症状。一般体型肥胖、长期酗酒且血脂控制不佳的人群容易发生。
温馨提示: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功能下降,患高血脂概率增加。老年人应定期体检,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血脂,若已患高血脂,要严格遵医嘱治疗。饮食上,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
2.孕妇: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血脂升高。孕妇要注意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蔬菜摄入,控制甜食和油腻食物。不可自行用药,若发现血脂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措施,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3.儿童及青少年: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因遗传因素或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吃快餐、喝饮料、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出现高血脂。家长要关注孩子饮食,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若家族中有高血脂病史,应定期带孩子检查血脂,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密切关注血脂变化,将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