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在定义、心电图表现、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心房扑动无正常P波,代之以F波,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室率极不规则。二者症状表现、病因各有特点,治疗原则上急性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均需电复律,稳定者药物控制心室率等,长期均需抗凝及针对基础病因治疗,且特殊人群治疗各有考量。

一、定义与心电图表现差异

(一)心房扑动

1.定义:心房扑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介于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2.心电图表现:典型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为无正常P波,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F波在Ⅱ、Ⅲ、aVF导联最明显,频率通常为250350次/分钟,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

(二)心房颤动

1.定义: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2.心电图表现:心电图上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钟,心室率极不规则。

二、临床表现差异

(一)心房扑动

1.症状表现:症状轻重取决于心室率快慢及基础心脏病变。心室率不快时,可无明显症状;心室率较快时,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或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等情况,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由于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房扑动时更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等严重表现。女性患者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和表现。

(二)心房颤动

1.症状表现:患者常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心室率很快时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能以卒中为首发表现,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栓塞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心房颤动罕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老年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发生心房颤动,需特别关注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

三、病因差异

(一)心房扑动

1.常见病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能与情绪激动、过量饮酒、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在年龄上,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可能与心脏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变化有关。男性和女性在病因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病因导致的心房扑动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生率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分布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二)心房颤动

1.常见病因:多种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心房颤动,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等,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源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导致心房颤动。年龄是心房颤动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男性和女性在病因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激素变化可能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而男性在某些职业暴露等因素下可能有不同的发病风险。

四、治疗原则差异

(一)心房扑动

1.急性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房扑动患者,需立即进行电复律。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等,也可尝试药物转复心律,如普罗帕酮等,但需评估患者基础心脏情况。

2.长期治疗:对于有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需抗凝治疗,根据CHA?DS?VASc评分来决定抗凝方案。同时,针对基础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冠心病、控制高血压等。在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抗凝时需注意出血风险,可根据肾功能等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女性患者若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发生心房扑动,需综合评估抗凝与妊娠的风险,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心房颤动

1.急性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房颤动患者需紧急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心室率快的患者,可选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转复心律可选用胺碘酮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长期治疗: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重要环节,同样依据CHA?DS?VASc评分来制定抗凝策略。对于有复律指征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复律治疗,复律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特殊人群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时要密切监测出血情况,儿童心房颤动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治疗需综合考虑心脏畸形等情况,女性患者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妊娠、绝经前后等,抗凝和其他治疗的选择需个体化,充分考虑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12岁女孩有白带正常吗
王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12岁女孩有白带是正常现象。 女孩进入青春期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雌激素的作用促使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等混合形成白带,这是女孩向性成熟迈进的一个信号。有些12岁女孩可能白带出现得较早且较明显,而有些可能相对较晚或较少,这与个体的遗传、营养状况、生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脑梗塞是怎么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引起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若患者大血管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则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形成血栓,引起动脉栓塞,使得脑部血管血流灌注量降低,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若患者患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
什么是脑梗死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小动脉血管闭塞、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原因造成的。初期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中期脑梗死患者会出现中枢性高热、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四肢瘫痪、昏迷等症状。晚期脑梗死患
脑梗塞的原因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造成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比如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时,会造成血管狭窄,脑组织供血量减少,继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心源性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脑梗原因是什么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脑梗死考虑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如下: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动脉管腔变得狭窄,血液流量随之减少,可能会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在心脏部位形成的栓子,可能会因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因素脱落,随血液循
脑梗是怎么形成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脑梗死考虑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如下: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大动脉中血流速度减慢,可能会影响脑部正常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脏部位产生的栓子,可能会因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原因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脑中阻塞
脑梗死是怎么回事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死主要考虑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造成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若是大动脉内存在血栓形成或者动脉栓塞等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通常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人工心脏瓣膜、心肌梗死等因素有关,当出现心源性栓塞后,会引起脑梗死。 3.小动脉闭塞 多
脑梗是怎样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是指脑梗死,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原因引起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患者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进而阻塞脑血液循环,引起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会引起小动脉闭塞,进而影响脑血流,引发脑梗死。 3、心源
得了房颤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患有心房颤动,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要完全根治房颤,要看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房颤的时间,还有左心房大小等等这些因素。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控制临床症状为主。如果患者有快速心室率,这种情况可以应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胺碘酮等等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减轻
房颤如何用药
张瑛琪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颤动有好多器质性疾病都会发生心律失常,常见是心房颤动的几率比较高,还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肺心病等也会影响心脏功能,也可能会发生房颤。既往有基础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还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是没有特殊明确原因。但是,有房颤病人,选择药物复律是最快的、最便捷的。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有什么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最大、最明显的特点是心室律绝对不规律,没有明确及规律的心室律、心室QRS波的表现。在心室QRS波之前,叫P波即心房波。心房波不是一个,从一个规律的波形变成了颤动状,有的病人早期房扑时可以数,数到颤动节律,比如会颤动4次或者颤动5次、6次。到房颤阶段后,房性P波就完全消失或是完全不规律。给心室下传的QRS波群也是绝对不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有什么
张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房颤动心电图的特点,术语有两个,一个是能看到房颤的心房波,第二个是能看到心室节奏是不规整的。正常看心电图,心脏跳动一下,在心电图会有一个波形出现,这个波形在正常心电图节奏规整,也就是说比如一分钟跳60次,每一次的间隔是等距的,是要很有节奏或者叫节律齐。但是房颤会看到跳动的波,波跟波之间的间距总在变化,没有任何规律,称为跳动的波形是绝对不
达比加群治疗房颤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达比加群并不治疗房颤。达比加群是抗凝药物,只是用于预防因为房颤导致左心来源的血栓引起全身动脉血栓,所以仅预防因房颤导致的全身动脉栓塞。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较为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应该避免私自滥用药物。
房颤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房颤抗凝治疗,因为房颤栓塞发生率比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需要应用华法林抗凝,常用抗凝药是华法林。转复窦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方法包括药物转复、电转复或者导管消融术。另外,外科迷宫手术也可以用于维持窦律,而且有较高成功率。此外,需要控制心室率。近年来研究表明,持续性房颤选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注意血栓栓塞预防,预后与经复律后维
房颤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目前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单纯的心房颤动患者,适用于药物治疗。阵发性的心房颤动,主要是复率。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持续性的心房颤动,主要以抗凝和控制心室率为主。控制心室率,可以服用倍他乐克等。抗凝主要服用华法林或者新型抗凝药,比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如果患者比较年轻,还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