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原因

来源:民福康

心律失常的成因包括生理、疾病、药物和其他因素,且不同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生理因素方面,年龄增长使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易退变、小儿心脏发育不成熟,女性特殊生理时期激素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劳累等也会增加发病风险;疾病因素涵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和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药物因素指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可致心律失常;其他因素有电击、溺水等意外及高原缺氧。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药要谨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女性特殊时期注意休息,儿童出现症状家长要观察、优先非药物干预,有基础疾病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定期复查。

一、生理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老年人的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窦房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小儿的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不稳定,也可能出现一些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律不齐,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改善。

2.性别: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例如,孕期女性心脏负担加重,血容量增加,可能诱发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3.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酗酒会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过度劳累、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此外,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休息和调节,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经常饮用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会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

二、疾病因素

1.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缺氧、代谢异常,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发生病变,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传导,导致心律失常,如扩张型心肌病常伴有房颤等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房、心室扩大,进而诱发心律失常,如二尖瓣狭窄患者易出现房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缺陷,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出现房性心律失常。

2.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加速机体代谢,使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率加快,容易引发房颤等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也可能出现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严重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干扰心脏的电传导,引发心律失常。此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心律失常。酸碱平衡失调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引发心律失常。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在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时,可能会引发新的心律失常,即致心律失常作用。一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精神类药物等也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例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四、其他因素

电击、溺水等意外事件可能直接损伤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此外,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处于缺氧状态,心脏需要增加做功来满足机体的氧需求,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谨慎,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2.女性: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周期、孕期等,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孕期女性要定期进行产检,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和胎儿情况,如有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3.儿童:小儿出现心律失常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有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乏力等。对于小儿心律失常的治疗,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尽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有副作用的药物。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促进心脏的正常发育。

4.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控制病情进展。同时,要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心律失常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