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病因

来源:民福康

心律失常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理因素(年龄增长、女性孕期及月经周期激素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和负面情绪等)、疾病因素(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和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贫血等)、药物因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药物影响心脏电活动);针对特殊人群,儿童需家长密切观察、避免过度劳累等,孕妇要注意休息和产检、谨慎用药,老年人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和药物相互作用、小剂量用药,有基础疾病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如心肌纤维化、窦房结功能减退等。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的。

2.性别:女性在孕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和血容量会发生改变,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另外,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波动也可能对心脏电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3.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会使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过度饮酒会损伤心肌细胞,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房颤等心律失常。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使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剧烈运动如果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特别是有潜在心脏疾病的人群。

4.情绪: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例如,惊恐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疾病因素

1.心脏疾病: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的代谢和电活动受到影响,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等。心肌病会使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心脏的正常传导系统,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房或心室扩大,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如二尖瓣狭窄患者易出现房颤。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结构的先天性异常,影响了心脏的正常电传导,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出现房性心律失常。

2.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心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严重的贫血会使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心脏为了满足身体的需求会代偿性地加快跳动,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感染性疾病如心肌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心肌后,会引起心肌炎症,破坏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会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容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高钾血症则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三、药物因素

1.抗心律失常药物: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新的心律失常,这被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例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可能会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

2.其他药物:一些非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引发心律失常。如抗生素中的红霉素,可能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导致QT间期延长,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在剂量过大或患者个体敏感性较高时。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的心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出现心律失常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是否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乏力等。避免让儿童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更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心脏检查。在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避免使用对儿童心脏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2.孕妇: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定期进行产检,包括心电图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如果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于孕期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治疗心律失常时,要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3.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心律失常时,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的情况,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鼓励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4.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心脏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的发展。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遵医嘱按时服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避免感染、保持电解质平衡等。如果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加重或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从而引起的心跳不规则、心跳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等症状的总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阵发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和由于患者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律绝对规则,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突发突止,这种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阵发性发作,会让患者突然感觉到一些病症,而且这些病症也会突然消失。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发作时常会有心悸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表现出心脏骤停。室颤往往发生在心源性猝死之前,往往由原发病造成,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不及时除颤,将有生命危险。其它风险性高的心律失常还有房颤,房颤,容易表现出栓子脱落的并发症,一旦表现出容易引发脑梗,心梗,下肢动脉鼻塞等疾病,同样可以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肌缺血,我们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本身因为心肌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而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心功能的衰竭,如果发生了心率的衰竭,心脏也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快速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速,主要由于病人的心脏中存在先天性特殊的传导系统而存在。阵发性室上速在发作时,可经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发作终止,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也不能对阵发性室上速进行根治。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将病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什么是心律失常
陈策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跳都是由窦房结引起,即心跳司令部,所以每一块心肌都具有自律性,当窦房结功能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其他部位心肌出现自律性增加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如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也叫房早或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这种也叫室早。可能是由于患者工作压力大、喝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者着凉、感冒等因素所致。同时还有一些相应影响,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