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胸痛还是心脏痛
可从疼痛特点(部位、性质、诱因和缓解因素)、伴随症状以及医学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区分心脏痛和胸痛,心脏痛有其典型部位、性质、诱因缓解特点及伴随心肌梗死等严重表现和特定心电图、心肌酶学、影像学改变,胸痛则在这些方面有不同表现。即:可从疼痛特点(部位、性质、诱因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医学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影像学)等方面区分心脏痛与胸痛,心脏痛具特定部位、性质、诱因缓解特点及伴随严重表现与相应检查特征,胸痛在这些方面表现不同。
一、疼痛特点区分
1.疼痛部位
心脏痛:典型的心绞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而一些不典型的心脏痛部位可能不典型,比如有的患者疼痛可在上腹部等部位,但仍有放射痛等相关特点。不同性别在心脏痛部位表现上可能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女性有时心脏痛可能更不典型,易被忽视。年龄方面,老年人心脏痛可能因感觉迟钝等原因部位表现不典型情况更多。有冠心病等病史的人群心脏痛部位特点可能受病情影响,如病情加重时放射部位等可能有变化。
胸痛:胸痛的部位多样,比如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疼痛部位多固定在病变部位,且局部有压痛;肺部疾病引起的胸痛,如胸膜炎,疼痛多在胸侧部;食管、纵隔疾病引起的胸痛,常位于胸骨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胸痛部位可能因基础疾病不同而有差异,长期吸烟的人若合并肺部疾病则胸痛部位可能与肺部疾病相关。
2.疼痛性质
心脏痛:心绞痛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伴有烧灼感,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肌梗死时疼痛性质更剧烈,呈压榨性剧痛或撕裂样、濒死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不同年龄人群心脏痛性质可能有一定差异,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女性在心脏痛性质上有时可能与男性有细微差别,比如表述可能更模糊。有心脏基础病史的人心脏痛性质可能因病情发展而改变。
胸痛: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如肋间神经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胸膜炎引起的胸痛,为刺痛或牵拉痛;食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多为烧灼痛。不同生活方式导致的胸痛性质不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有胸壁损伤风险的人胸壁疾病引起胸痛的性质可能更符合胸壁疾病特点。
3.疼痛诱因和缓解因素
心脏痛: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诱因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心肌梗死多无明显诱因,或在休息时发作。年龄较大的人群心脏痛诱因可能更易受基础疾病影响,比如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心脏痛诱因可能与血压波动等相关。女性心脏痛诱因有时可能与月经周期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相对不典型。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心脏痛诱因相对固定,在诱因出现时疼痛更易发作。
胸痛: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局部压迫等可诱发,去除诱因后可能缓解;肺部疾病引起的胸痛,呼吸、咳嗽时可加重,屏住呼吸时可减轻;食管疾病引起的胸痛,进食时可诱发,吞咽困难等情况也可能相关。生活方式中经常剧烈咳嗽的人胸痛可能与肺部疾病相关,其诱因和缓解因素与肺部疾病特点相符。
二、伴随症状区分
1.心脏痛伴随症状
心脏痛:心绞痛发作时可伴有胸闷、气短、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心肌梗死时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恐惧、濒死感等,甚至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伴随症状有所不同,儿童若有心脏问题伴随症状可能不典型,而老年人伴随症状可能更易出现多种器官功能受累表现。女性心脏痛伴随症状有时可能被忽视,比如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气短等不典型症状。有心脏基础病史的人伴随症状可能更严重,且在发作时伴随症状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加重。
胸痛伴随症状: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局部压痛明显,一般无其他系统严重伴随症状;肺部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伴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食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伴有吞咽困难、烧心、反酸等症状。长期吸烟伴有肺部疾病的人胸痛伴随咳嗽、咳痰等症状可能更明显。
三、医学检查辅助区分
1.心电图检查
心脏痛: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发作缓解后可恢复正常;心肌梗死时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出现病理性Q波、T波倒置等动态演变过程。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表现可能因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差异,老年人心电图可能有更多基础改变,影响对心脏痛相关心电图改变的判断。女性心电图有时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出现非特异性改变,但心脏痛相关心电图改变仍有其典型特征。有心脏病史的人心电图基础情况不同,对心脏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的对比分析更有意义。
胸痛:胸壁疾病一般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肺部疾病如肺炎等可能有相应肺部病变的心电图改变,但与心脏痛的心电图改变不同;食管疾病心电图通常无明显异常。
2.心肌酶学检查
心脏痛: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学升高,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升高,有特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年龄较大的人群心肌酶学变化可能受身体代谢等因素影响,判断时需综合考虑。女性心肌酶学改变在心脏痛相关疾病时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要注意个体差异。有心脏基础病史的人心肌酶学基础水平可能不同,心肌梗死发作时酶学变化更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胸痛:胸壁疾病、肺部疾病、食管疾病等一般心肌酶学正常。
3.影像学检查
心脏痛: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结构和运动功能,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脏痛可发现心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等。不同年龄人群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可能因心脏发育或退变情况不同有差异,老年人可能有心脏结构退行性变影响检查结果判断。女性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生理周期等因素对检查的可能影响,但不影响心脏痛相关疾病的诊断。有心脏病史的人影像学检查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胸痛:胸部X线可帮助诊断肺部疾病等引起的胸痛;CT检查对于胸部病变的诊断更清晰,如胸膜炎、胸壁肿瘤等引起的胸痛可通过CT明确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