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器质性心脏病是指心脏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心脏病,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因素相关,常见类型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及手术治疗等,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诊疗。
一、器质性心脏病的定义
器质性心脏病是指心脏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心脏病。心脏的结构包括心肌、心瓣膜、冠状动脉、心脏传导系统等,当这些结构因各种病因出现异常改变时,就属于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这就是冠状动脉结构发生了器质性改变;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引起瓣膜病变,如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属于心脏瓣膜的器质性病变。
(一)从年龄角度考虑
儿童时期,先天性心脏病较为常见,这是由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属于先天性的心脏结构器质性异常。比如室间隔缺损,就是胚胎时期室间隔发育不全,造成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这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器质性心脏病类型。
中老年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较为多发,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逐渐出现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等病理改变,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供血,这是随着年龄相关的血管器质性改变引发的心脏病。
(二)从性别角度考虑
一般来说,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上升,接近男性水平。这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绝经前雌激素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保护作用减弱,使得血管更容易出现粥样硬化等器质性改变而引发心脏病。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在性别上有一定差异,如法洛四联症等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可能相对略有不同,但总体差异不是非常显著。
(三)从生活方式角度考虑
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患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风险。例如,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冠状动脉等血管的器质性病变进程。
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容易导致血脂异常、肥胖等问题,而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也会增加心脏负担,长期下来容易引发心脏的器质性病变。
高盐、高脂饮食的人群,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升高,进而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比如长期大量摄入高脂食物,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等脂质成分升高,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狭窄等器质性改变。
(四)从病史角度考虑
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长期处于代偿性肥厚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器质性改变。
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多元醇途径激活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还会影响心脏的神经和微血管,容易引发糖尿病性心肌病,出现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器质性异常。
二、常见器质性心脏病的类型及相关结构改变
(一)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其主要的结构改变是冠状动脉内膜下有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僵硬,管腔狭窄。
(二)风湿性心脏病
主要是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引起瓣膜炎症、纤维化、增厚、粘连等改变,常见的受累瓣膜有二尖瓣、主动脉瓣等,导致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
(三)先天性心脏病
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结构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多种类型。例如室间隔缺损是胚胎时期室间隔发育不全,出现心室之间的异常通道;法洛四联症则是包括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心脏结构异常。
(四)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肌变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其心肌组织存在纤维瘢痕形成、心肌细胞变性等器质性改变。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可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等器质性结构异常。
三、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
(一)症状
呼吸困难:是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例如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肺淤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轻者活动后出现,重者休息时也可出现。这是因为心脏结构改变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
胸痛:冠心病患者常出现胸痛,多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闷痛等,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缺氧,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等,可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可由心脏结构异常导致,从而引起心悸症状。
乏力: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可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
(二)体征
心脏杂音: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在心脏听诊时闻及瓣膜区的病理性杂音,如二尖瓣狭窄时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闻及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等。这是由于瓣膜器质性病变导致血流异常,产生湍流而出现杂音。
水肿: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出现水肿,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出现水肿。
颈静脉怒张:右心衰竭患者可见颈静脉充盈、怒张,这是由于右心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导致颈静脉回流不畅所致。
四、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器质性心脏病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能发现心脏瓣膜的病变、心腔的大小、心肌的厚度等。例如,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测量室间隔缺损的大小、评估二尖瓣狭窄的程度等。
胸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如心脏扩大、肺淤血等情况。比如冠心病患者出现左心衰竭时,胸部X线可显示心脏影增大、肺纹理增多等。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形态,明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等。
(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可以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例如,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心律失常患者可表现为各种异常的心电图波形,如早搏、心动过速等波形改变。
五、器质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活动量。例如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水钠潴留等情况。比如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以下。
(二)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器质性心脏病类型使用相应药物。例如冠心病患者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改善心肌重构等。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应严格遵循病情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处方。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谨慎选择,因为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有导致心律失常加重的风险。
(三)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冠心病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植入支架等方式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可考虑心脏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等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矫治等。
总之,器质性心脏病是一类由心脏结构器质性改变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有所差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