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点性跟腱炎是跟腱止点处的无菌性炎症,与过度使用、损伤或退变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是足跟后方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严重时可能出现跟腱肿胀、僵硬,甚至影响行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跟腱挛缩。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进行适当的运动、注意保暖、控制体重。
1.足跟后方疼痛,尤其在晨起或剧烈运动后加重。
2.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3.跟腱处可有明显的压痛。
4.严重时可能出现跟腱肿胀、僵硬,甚至影响行走。
5.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跟腱挛缩,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
需要注意的是,止点性跟腱炎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出现足跟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对于止点性跟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休息:减少跟腱的使用,避免过度运动。
2.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和炎症。
3.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药物等缓解疼痛。
4.注射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注射药物治疗。
5.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着高跟鞋或硬底鞋。
2.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跟腱的力量和柔韧性。
3.注意保暖,避免跟腱受到寒冷刺激。
4.控制体重,减轻跟腱的负担。
总之,止点性跟腱炎的症状较为明显,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和保健,可减少止点性跟腱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