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得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因包括基础病因和诱发因素,基础病因有内源性复发(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机体免疫力下降时重新繁殖致病,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用免疫抑制剂者)和外源性再感染(再次感染外界结核分枝杆菌,如高发地区人群、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诱发因素涵盖年龄(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全、老人器官功能衰退致免疫力低)、性别(女性孕期和产后生理变化影响免疫力)、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熬夜、缺乏锻炼降低免疫力)、病史(慢性肺部疾病破坏肺部结构功能、免疫相关疾病及用免疫抑制剂增加风险);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产后女性、老年人、有慢性疾病患者需分别关注病情、告知特殊状态、给予照顾和积极治疗基础病以应对继发性肺结核。
一、基础病因
1.内源性复发: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在初次感染后,结核分枝杆菌可在体内潜伏下来。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重新繁殖,引起继发性肺结核。例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也会减弱;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系统受到损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系统被抑制,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内源性复发。
2.外源性再感染:再次感染外界的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生活在结核高发地区、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感染风险会增加。比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结核患者,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就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二、诱发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发展为继发性肺结核。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也增加了患病几率。
2.性别因素:女性在孕期和产后,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免疫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患继发性肺结核的风险。
3.生活方式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结核分枝杆菌更容易侵入人体并引发感染。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肝脏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机体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减弱。
缺乏锻炼: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不利于预防继发性肺结核。
4.病史
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这些疾病会破坏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肺部更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
免疫相关疾病: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是继发性肺结核的高危人群。此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感染继发性肺结核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如出现咳嗽、低热、盗汗等,应及时就医。孕妇和产后女性在怀疑患病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特殊生理状态,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耐受性较差,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监督老人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降低患继发性肺结核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