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通过什么确诊
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治疗需综合多方面进行,包括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详细询问症状起始、严重程度等,了解既往病史及生活方式;体格检查涵盖一般检查与肾脏检查;实验室检查有尿液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和血液检查(血常规、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或MRI;针对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选无创或微创检查、谨慎选药,孕妇首选超声检查、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老年人因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治疗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一、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
1.症状询问:肾盂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严重程度、变化情况等。例如,发热的具体体温范围、是否持续发热等;腰痛的部位、性质(如钝痛、绞痛)等。对于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症状,需家长观察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喂养困难等表现。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等。
2.病史了解: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泌尿系统结石、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等。有泌尿系统感染史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滋生细菌,增加肾盂肾炎的发病几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抵抗力下降,更易感染。生活方式方面,如长期憋尿、饮水过少等不良习惯也可能诱发肾盂肾炎。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发热是肾盂肾炎常见的表现之一,体温可高达38℃以上。还需检查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等。
2.肾脏检查:通过触诊和叩诊检查肾脏区域。触诊时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有无肿块等;叩诊时,肾区有明显的叩击痛是肾盂肾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白细胞增多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指标,若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能与炎症损伤尿路黏膜有关。蛋白尿一般为轻度,若蛋白尿严重,需进一步排查其他肾脏疾病。
尿培养:是诊断肾盂肾炎的重要方法,可明确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留取尿标本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般取清洁中段尿。对于婴幼儿,可采用无菌尿袋收集尿液。培养结果阳性,且菌落计数大于等于10?/ml,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感染。在感染严重时,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升高。
肾功能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功能是否受损。若肾盂肾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导致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了解是否有泌尿系统结石、肾积水等情况。对于儿童和孕妇,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2.CT或MRI检查:当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怀疑有复杂情况时,可考虑进行CT或MRI检查。它们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及周围组织的病变,如肾脓肿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进行检查时应尽量选择无创或微创的方法。尿培养时要注意避免标本污染。由于儿童用药有严格的剂量和种类限制,诊断明确后选择抗生素要谨慎,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药物。
2.孕妇:孕妇患肾盂肾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辐射的检查方法,首选超声检查。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肾盂肾炎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