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下方疼痛什么原因
髌骨下方疼痛原因多样,涵盖运动损伤、关节疾病及其他因素。运动损伤方面,如髌腱炎、跳跃膝因反复跳跃、跑步等致髌腱劳损或微小损伤,半月板损伤因扭转外力引发,韧带损伤常见于突然减速、变向动作。关节疾病上,髌骨软化症因年龄增长及膝关节磨损致髌骨关节面不平整,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为特征累及髌股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作为自身免疫病累及膝关节。其他原因包括感染、肿瘤和生长痛。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人群、自身免疫病患者,需依据自身情况注意相应事项,避免或减轻疼痛。
一、运动损伤
1.髌腱炎:长期反复的跳跃、跑步等运动,髌腱在髌骨下方附着处承受较大应力,容易发生劳损。如篮球运动员频繁起跳投篮,就可能引发髌腱炎。炎症刺激周围组织,进而产生疼痛。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可见髌腱增厚、回声改变。
2.跳跃膝:多因跳跃动作过多,髌腱反复受到牵拉,在髌骨下极附着点处出现微小损伤,积累后导致疼痛。多见于排球、羽毛球运动员,疼痛在跳跃、上下楼梯时加重。
3.半月板损伤:常因扭转外力引起,比如在屈膝状态下小腿固定而大腿突然内旋或外旋。若损伤部位靠近髌骨下方,也会引发此处疼痛。患者常有明显的膝关节交锁、弹响症状,MRI检查有助于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
4.韧带损伤: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于运动中突然的减速、变向动作,损伤后膝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有时也会累及髌骨下方区域。体格检查如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等可初步判断韧带损伤情况,最终确诊需依靠MRI。
二、关节疾病
1.髌骨软化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随年龄增长,髌骨软骨逐渐退变,加之膝关节长期磨损,髌骨关节面不平整,在屈伸膝关节时,髌骨与股骨关节面摩擦增加,引起疼痛。上下楼梯、下蹲起立等动作时疼痛加剧。通过膝关节X线、CT、MRI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2.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膝关节负重较大,易受累,当病变累及髌股关节时,会出现髌骨下方疼痛。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长期承受较大压力,更易患病。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表现。
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关节,膝关节也常被侵犯。滑膜炎症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疼痛部位可包括髌骨下方。疾病活动期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会升高,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三、其他原因
1.感染:膝关节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细菌感染关节腔,引起炎症反应,可导致髌骨下方疼痛。患者多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明确病原体及选择敏感抗生素。
2.肿瘤:少见情况下,髌骨或周围软组织的肿瘤,如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也会引起疼痛。早期疼痛可能不明显,随肿瘤生长,疼痛逐渐加重。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发现肿瘤病变,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3.生长痛: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生长较快,周围肌肉、肌腱等组织生长相对滞后,可能出现生长痛,有时会表现为髌骨下方疼痛。一般疼痛程度较轻,多在夜间发作,不影响日常活动,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随着生长发育可自行缓解。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出现髌骨下方疼痛,若排除外伤,生长痛可能性较大,但仍需密切观察。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日常应注意合理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2.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症的人群,要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及上下楼梯等增加膝关节压力的动作。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损伤较小的运动。
3.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中注意姿势和动作规范,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若出现髌骨下方疼痛,应及时休息,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必要时寻求专业运动医学医生的指导。
4.肥胖人群:肥胖是导致膝关节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减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以降低膝关节患病风险。
5.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规律用药,控制病情进展。定期复查,监测炎症指标及关节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