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就是网球肘吗
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是常见肘部劳损性疾病,多因频繁伸腕、伸指使前臂伸肌起点反复受牵拉刺激所致,除运动员外,木匠、厨师等职业人群也易患病;病因与解剖结构、年龄、运动姿势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可放射至前臂,用力握拳等动作时加剧;诊断依靠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上多数首选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可手术;不同特殊人群(老年人、运动员、孕妇、儿童)在治疗时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包括运动和工作前热身、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肌肉力量训练、运动或工作后放松。
一、肱骨外上髁炎与网球肘的关系
肱骨外上髁炎就是网球肘,它是一种常见的肘部劳损性疾病。网球肘的名称源于网球运动员易患此病,在网球、羽毛球等运动中,频繁的伸腕、伸指动作,会使前臂伸肌起点尤其是肱骨外上髁处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局部的慢性损伤。但实际上,除了运动员,一些需要反复使用肘部和腕部力量的职业人群,如木匠、厨师、家庭主妇等也容易患上此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总腱的附着点。当进行频繁的伸腕、伸指等动作时,这些肌肉会持续收缩,使附着在肱骨外上髁的肌腱受到反复的牵拉和摩擦。久而久之,肌腱及其周围组织会发生微小的撕裂、出血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的弹性和韧性会逐渐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中老年人患网球肘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不正确的运动姿势或工作习惯,会进一步增加肌腱的负担,加大患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网球肘的主要症状是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放射,尤其是在用力握拳、伸腕或旋转前臂时疼痛会加剧。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端茶杯、拧毛巾等动作时,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和无力。病情较轻时,疼痛可能仅在活动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病情较重时,疼痛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影响睡眠。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表现为伸屈肘关节时不灵活。
四、诊断方法
医生诊断网球肘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症状方面,患者有典型的肘关节外侧疼痛,且与特定的动作相关。体征上,医生会对肘关节进行体格检查,如在肱骨外上髁处有明显的压痛,Mills征阳性(即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折、骨肿瘤等其他骨骼疾病;MRI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肌腱、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治疗措施
1.保守治疗:对于大多数网球肘患者,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方法。休息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让受损的肌腱得到充分的恢复。冰敷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超声波等也有一定的效果。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超声波治疗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膏或贴剂。
2.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或者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开放性手术可以直接切除病变的组织,但创伤相对较大;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运动员:运动员对于肘部功能的要求较高,在康复期间,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逐渐恢复运动能力。在恢复运动前,要确保损伤已经完全愈合,避免过早恢复运动导致病情复发。同时,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加强肘部肌肉的力量训练,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3.孕妇:孕妇在治疗网球肘时需要特别谨慎,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以免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可以优先选择物理治疗和休息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必须使用药物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儿童:儿童患网球肘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要避免过度使用肘部。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和肌肉还在不断发育,治疗时要更加注重保护关节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休息、冰敷、按摩等。
七、预防措施
1.运动和工作前做好热身活动,活动肘部和腕部关节,拉伸前臂肌肉,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关节的稳定性。
2.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工作习惯,在进行网球、羽毛球等运动时,要掌握正确的击球技巧;在工作中,要注意调整桌椅的高度,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动作。
3.加强肘部和前臂肌肉的力量训练,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耐力和力量,减少肌腱的负担。可以使用哑铃等器械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但要注意训练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4.运动或工作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按摩、拉伸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预防损伤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