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包括非药物、药物、手术治疗,且针对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非药物治疗有患者教育,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针对性讲解疾病知识并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物理治疗含热疗、按摩、康复训练;还可使用辅助器具减轻膝关节负重。药物治疗分局部和全身药物,前者如外用非甾体抗炎药、辣椒碱,后者如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需考虑患者情况及药物副作用。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截骨术、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适用于不同病情,且患者身体状况会影响手术风险和恢复情况。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保护关节软骨和骨骼发育,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避免用影响胎儿或婴儿的药物,肥胖人群减轻体重,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注意运动劳动强度及防护。
一、非药物治疗
1.患者教育:向患者具体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和预后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膝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上下楼梯、蹲位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大的动作;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需求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关注疾病的日常护理和疼痛缓解,女性患者可能更关心疾病对生活质量和外貌的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物理治疗:
热疗:通过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式,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尤其对于老年人和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更要注意。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膝关节周围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力度要适中,对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或有外伤史的患者要特别小心,避免造成损伤。
康复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增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情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例如,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训练强度可以适当加大;老年患者则应循序渐进。
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膝关节屈伸活动训练,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3.辅助器具使用:对于行走困难或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减轻膝关节的负重。选择合适高度和类型的辅助器具非常重要,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和行走习惯进行调整。例如,身材较高的患者需要较长的手杖,老年患者可能更适合有防滑设计的辅助器具。
二、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
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局部炎症和疼痛,使用方便,副作用相对较少。适用于轻中度疼痛的患者,尤其适合不能耐受口服药物的患者,如老年人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口服药物禁忌。
辣椒碱: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减少疼痛信号传导,缓解疼痛。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皮肤有破损或过敏的患者禁用。
2.全身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有胃肠道不适、心血管风险等副作用。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时要谨慎评估风险。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药物耐受性较差,应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
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促进软骨修复和代谢,延缓病情进展。一般需要长期服用,疗效相对较慢。
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发作期、关节肿胀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快速缓解症状。但注射次数不宜过多,每年一般不超过34次,以免引起关节软骨损伤等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
三、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适用于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关节内病变的患者,通过关节镜进行清理、修复等操作,缓解症状。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但对于病情较重、关节软骨磨损严重的患者效果可能有限。手术风险和恢复情况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有关,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差,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2.截骨术:对于存在下肢力线异常的患者,如膝内翻或膝外翻,可通过截骨术矫正力线,减轻膝关节的不均匀负荷,延缓关节退变。手术难度较大,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年轻患者如果关节软骨磨损不太严重,截骨术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可避免过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3.关节置换术:对于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严重、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膝关节置换和单髁置换等。手术效果较好,但手术创伤较大,有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老年患者、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药物治疗时要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手术治疗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术后要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
2.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为少见,多与外伤、先天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治疗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软骨和骨骼的生长发育。非药物治疗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康复训练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相对安全,可以优先考虑。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药物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肥胖人群:肥胖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对于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非常重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选择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5.运动员和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这类人群膝关节负荷较大,容易发生损伤和退变。要注意运动和劳动的强度和方式,做好热身和防护措施。出现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在康复期间要逐渐恢复运动和劳动强度,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活动导致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