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同时需关注特殊人群情况。一般治疗有隔离休息2周左右,营造适宜休息环境;日常及时换衣、监测体温、注意口腔卫生;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者适当补液。药物治疗方面,体温超38.5℃或不适时,3个月以上可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用布洛芬,小于3个月建议就医;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口腔局部可用西瓜霜等药物。特殊人群中,小于6个月婴儿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谨慎用药;免疫力低下幼儿病情可能较重,需预防继发感染;有过敏史幼儿用药和饮食前都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需居家隔离2周左右,保证幼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这样有利于幼儿身体恢复。
2.日常护理:及时更换因发热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让幼儿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3.饮食调整:由于口腔疱疹、溃疡会引起疼痛,幼儿可能会出现拒食的情况。此时应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过烫、过凉、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二、药物治疗
1.退烧药物:当幼儿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幼儿明显不适和情绪烦躁时,可使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但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幼儿。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2.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的抗肠道病毒药物。部分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利巴韦林等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3.口腔局部用药:可使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等药物涂于口腔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年龄较小幼儿: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进食等情况。若出现发热、拒奶、哭闹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自行用药。
2.免疫力低下幼儿:本身免疫力低下的幼儿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病程也可能较长。这类幼儿除了按照上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外,还需注意预防其他继发感染。家长要注意给幼儿保暖,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3.有过敏史幼儿:如果幼儿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在用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以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加重病情。在饮食方面,也要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