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孕妇自身疾病影响(如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致血管病变,血管发育异常等)、机械性因素(腹部外伤、外倒转术等医疗操作不当)、宫腔内压力骤减(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分娩时)以及其他因素(高龄孕妇、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胎盘早剥病史等)。
一、血管病变相关因素
(一)孕妇自身疾病影响
孕妇患有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这些疾病会使孕妇的血管发生病变。例如,重度子痫前期时,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床血管痉挛,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发胎盘早剥。研究表明,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比正常孕妇高数倍,这类孕妇的血管壁本身存在一定的病理改变,使得胎盘附着处的血管更容易出现问题。
(二)血管发育异常
孕妇自身血管发育存在异常情况,比如子宫胎盘部位血管形成不良等,也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这种先天性的血管发育问题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血管的稳定性,使得胎盘在妊娠过程中容易发生早剥。
二、机械性因素
(一)外伤导致
孕妇腹部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时,比如发生车祸、摔倒等情况,外力作用于腹部,可能会使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连接受到影响,导致胎盘早剥。有研究显示,腹部受到明显外伤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较无外伤孕妇显著升高。
(二)外倒转术等医疗操作
在进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胎盘早剥。这是因为外倒转术会对子宫产生一定的刺激和外力影响,干扰胎盘的正常附着和血液供应,从而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
三、宫腔内压力骤减
(一)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时,大量羊水快速流出,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使得子宫体积突然缩小,进而牵扯胎盘,导致胎盘早剥。尤其是在孕晚期胎膜早破的情况下,这种宫腔内压力的急剧变化更容易引发胎盘早剥。
(二)双胎妊娠分娩时
双胎妊娠时,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宫腔内压力迅速下降,双胎之间的胎盘面积较大,容易发生错位而导致胎盘早剥。例如,在双胎分娩过程中,第一个胎儿娩出后,第二个胎儿娩出前,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其他因素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妇的血管等生理机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胎盘附着处的血管等组织的稳定性下降,使得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增加。
(二)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孕妇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与胎盘早剥的发生有关。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酗酒可能会干扰孕妇的身体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进而影响胎盘的正常状态,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三)有胎盘早剥病史
曾经有过胎盘早剥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会明显升高。这可能与上次胎盘早剥后子宫等组织的损伤、胎盘附着处的异常等因素有关,使得再次妊娠时胎盘早剥的易感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