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注意什么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一般护理(休息体位、病情观察)、饮食(急性期禁食及恢复后饮食)、情绪管理、用药注意等方面,出院后需定期复查、避免诱因及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复发风险。具体而言,一般护理中要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及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饮食上急性期禁食,恢复后逐步过渡并注意规律营养;要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用药,出院后定期复查、避免诱因、积极治原发病。
一、一般护理方面
1.休息与体位:消化道出血患者需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如平卧位且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对于有呕血的患者,应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这对各年龄段患者均适用,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其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同时观察呕血及黑便的量、颜色、次数等。例如,若患者呕血颜色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或黑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变稀等,提示出血可能仍在继续。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频繁监测相关指标。
二、饮食方面
1.急性期饮食:急性大出血期间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出血停止后可逐渐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食,如米汤等。随着病情好转,可过渡到半流食、软食,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对于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过渡需更加缓慢;儿童患者则要根据年龄和病情严格控制饮食种类和量。
2.恢复期饮食:恢复期应注意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例如,可适当摄入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但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三、情绪管理方面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加重消化道出血。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可采取不同的情绪疏导方式。例如,对儿童患者可通过安抚、玩耍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对老年患者可通过陪伴、交流等方式使其保持心情平和。
四、用药注意方面
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一些药物可能会对消化道有刺激,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若有相关基础疾病需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应密切观察消化道情况,必要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等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调整用药方案。
五、出院后注意事项
1.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如胃镜、血常规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避免诱因:避免劳累、剧烈运动等,注意保暖,防止因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再出血。同时,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肝硬化等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消化道出血复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