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肺动脉高压的评估包括多方面:临床表现方面,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但缺乏特异性,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病史者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查血常规、生化指标、自身抗体等)、脑钠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需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见间接征象但特异性低)、超声心动图(筛查重要无创方法,可估测肺动脉压等)、胸部CT及CT肺动脉造影(助排除肺血栓栓塞症等);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有侵入性风险;心肺运动试验可评估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不同年龄人群有相应正常指标范围。
一、临床表现评估
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胸痛、晕厥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仅依靠临床表现确诊肺动脉高压,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症状可能加重。有相关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警惕肺动脉高压可能。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自身抗体等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生化指标能评估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排查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出现相关自身抗体阳性。不同年龄人群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不同,对于儿童患者要依据儿童相应的正常范围来判断结果是否异常。
2.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NP和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患者若存在右心功能不全时,这两项指标可升高,但需注意其升高也可见于其他心功能不全情况,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可发现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等间接征象,但特异性较低。例如可见肺动脉主干扩张,外周肺血管纹理减少等表现,不过这些表现也可能见于其他心肺疾病。
2.超声心动图:是筛查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可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速度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一般认为三尖瓣反流速度对应的肺动脉收缩压≥40mmHg为肺动脉高压可疑,≥50mmHg则高度怀疑肺动脉高压。同时还能评估右心室大小、功能等情况。不同年龄儿童的超声心动图正常参数有其特定范围,检查时需依据儿童标准进行准确评估。
3.胸部CT及CT肺动脉造影(CTPA):CTPA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形态,有助于排除肺血栓栓塞症等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能发现肺动脉内的血栓、占位等病变,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四、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可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右心房压力、右心室压力等,还能通过心导管进行心排血量测定等,从而明确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该检查有一定侵入性风险,对于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风险程度不同,在检查前需充分评估患者情况,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状况。
五、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可评估患者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了解其运动能力受损程度及心肺储备功能有帮助,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及指导治疗。不同年龄人群的心肺运动试验正常指标范围不同,儿童患者需依据儿童相应标准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