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注意隔离、休息、饮食及口腔护理)和药物治疗(体温超38.5℃或因发热不适时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酌情用开喉剑喷雾剂改善咽喉症状,重症患儿可能用抗病毒药物);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措施有年龄因素(低龄儿童不建议自行用药、口腔护理更轻柔,较大儿童引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性别因素(心理安抚可针对性进行)、生活方式因素(保证睡眠、纠正挑食、避免剧烈运动)、病史因素(有高热惊厥病史提前用退烧药和物理降温);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就医,延长隔离时间,恢复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强免疫力调理。
一、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可自愈。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患儿宜清淡饮食,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要注意口腔护理,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2.药物治疗:
退烧药物: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或者因发热出现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烧药。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小于3个月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并及时就医;36个月婴儿,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选用。
改善咽喉药物:可酌情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能缓解咽喉疼痛症状。
抗病毒药物: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如果是重症患儿,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
二、不同因素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低龄儿童(小于3个月):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出现发热等症状时,不建议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而且低龄儿童口腔护理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较大儿童:除了一般的护理和治疗外,可以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己正确洗手、饭后主动漱口等,以促进病情恢复和预防再次感染。
2.性别因素: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和护理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心理安抚上,可根据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安抚,让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
3.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患儿平时生活不规律、挑食等,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较差,患病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在患病期间,要保证其充足的睡眠,纠正挑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患病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待病情痊愈后再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4.病史因素:如果患儿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在发热初期就要更加密切监测体温,当体温接近38℃时,可根据情况提前使用退烧药物,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拭身体等,以预防惊厥发作。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化疗等,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病程可能更长,症状也可能更严重。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而且这类患儿的隔离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以确保完全康复,避免再次感染其他疾病。同时,在疾病恢复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增强免疫力的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