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动脉高压症状
肺动脉高压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早期症状有活动或静息时的呼吸困难、乏力、头晕或晕厥;进展期出现胸痛、心悸、咯血;晚期表现为下肢或全身性水肿、腹胀、发绀。特殊人群中,孕妇孕期发病进展快,威胁母婴安全;儿童发病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需关注日常变化;有基础疾病者发病风险高,要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一、早期症状
1.呼吸困难:这是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在活动后出现,也可在静息时发生。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负荷增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肺部淤血,气体交换障碍,从而引起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对于年龄较大、有慢性心肺疾病史的患者,活动耐力本身就可能较差,出现呼吸困难时更容易被忽视,应特别关注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这是因为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从而引起乏力症状。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可能就容易感到疲劳,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加重时,要警惕肺动脉高压的可能。
3.头晕或晕厥:部分患者在活动后或突然站立时会出现头晕,严重时可发生晕厥。这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较差,更容易出现头晕或晕厥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平卧休息,避免摔倒受伤。
二、进展期症状
1.胸痛:多为闷痛或刺痛,可放射至肩部、颈部或上腹部。胸痛的原因可能是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动脉壁张力增加,刺激神经末梢,也可能与右心室缺血有关。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出现胸痛时容易与原有疾病混淆,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或心慌。这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心脏电活动紊乱,从而引起心律失常,导致心悸症状。对于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本身可能就容易出现心悸症状,当心悸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咯血:少量咯血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出现大量咯血。咯血的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小动脉破裂,血液进入肺泡或支气管所致。长期吸烟的患者,肺部本身可能存在病变,出现咯血时更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三、晚期症状
1.水肿:多表现为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这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的。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水肿症状,应注意控制水盐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2.腹胀:由于右心衰竭导致胃肠道淤血,患者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腹胀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3.发绀: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等部位发紫。这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肺部气体交换障碍,血液中氧含量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新生儿和儿童如果出现发绀症状,可能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应及时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孕妇在孕期发生肺动脉高压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孕期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肺动脉压力。儿童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症状时,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影响,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耐力、食欲等情况,及时就医治疗。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耐受性较强,可能症状表现不典型,家属要关注老人的日常变化,定期带老人进行体检。有慢性心肺疾病史、结缔组织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较高,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