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肺心病晚期会好转
肺心病晚期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氧疗、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涵盖休息与活动(保证休息、适当活动、戒烟等)、饮食调整(高热量等饮食、限盐等)和心理支持;氧疗采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不少于15小时;药物治疗包括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用支气管扩张剂等多种药物;呼吸支持治疗有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治疗时需分别注意调整药物剂量、按儿童剂量用药、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控制基础疾病及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肺心病晚期患者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应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室内慢走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活动量应更小,且需要家人陪同。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必须严格戒烟,同时要避免吸入二手烟和其他刺激性气体,以免加重呼吸道症状。
2.饮食调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对于伴有水肿的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若患者食欲较差,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饮食还需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控制糖分摄入。
3.心理支持: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氧疗
长期家庭氧疗是肺心病晚期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吸氧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一般采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对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应保证氧疗的持续和规范。
三、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选择抗生素时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2.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利尿剂:用于减轻水肿,但使用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对于老年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脱水和低血压。
4.强心剂: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可适当使用强心剂,但肺心病患者对强心剂耐受性差,易发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5.血管扩张剂:可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心脏负荷。
四、呼吸支持治疗
1.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有呼吸衰竭但神志清醒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使用时要注意面罩的佩戴方法和舒适度,避免皮肤损伤。
2.有创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无创通气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有创机械通气。但有创机械通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等,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应适当调整,避免使用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同时,要加强护理,预防跌倒、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儿童:儿童肺心病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使用,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住院等治疗过程给儿童带来心理创伤。
3.孕妇:孕妇患肺心病晚期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必要时与妇产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肺心病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相互影响。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