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多动症的发病原因
小孩多动症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方面,约75%患者直系亲属中有患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人,特定基因异常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功能;神经生物学因素包括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大脑发育异常;大脑损伤可由孕期不良因素、早产难产及成长中头部外伤等导致;心理社会因素涉及不良家庭和学校环境;其他因素如过多摄入人工色素和高糖食品、铅暴露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家长面对小孩多动症问题要关注孩子身心变化,及时就医评估诊断,采取综合治疗,创造良好环境,有家族遗传史的更要早发现早干预。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小孩多动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约75%的患者其直系亲属中有患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人。多动症患者的兄弟姐妹患多动症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35倍。基因研究发现,一些特定基因的异常与多动症的发生相关,如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等,这些基因的改变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进而引发多动症的症状。
二、神经生物学因素
1.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多动症儿童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可能异常。多巴胺在调节大脑的注意力、行为控制和奖赏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参与调节觉醒和注意力。当这些神经递质失衡时,会导致大脑对注意力、行为控制等方面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多动症。
2.大脑发育异常:多动症患儿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例如,额叶发育迟缓,额叶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行为抑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额叶发育迟缓会影响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基底神经节、小脑等脑区的功能异常也与多动症的发病有关。
三、大脑损伤
母亲在孕期的不良因素可能导致胎儿大脑损伤,增加多动症的发病风险。如母亲在孕期吸烟、饮酒、接触有害物质、患严重疾病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早产、难产、出生时窒息等情况也可能造成大脑缺氧、损伤,从而引发多动症。另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头部受到外伤等脑损伤情况,也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四、心理社会因素
1.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关系紧张、教育方式不当(过于严厉、溺爱、忽视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多动症的发病几率。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心理压力较大,可能影响其情绪和行为调节能力。
2.学校环境:学校的学习压力过大、师生关系不和谐、同伴关系不良等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诱发或加重多动症的症状。例如,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过度批评、同学的排挤等,可能导致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表现。
五、其他因素
1.饮食因素: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某种食物会直接导致多动症,但研究发现,过多摄入人工色素、高糖食品等可能与多动症的症状加重有关。一些人工色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神经行为,而高糖食品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
2.铅暴露:儿童如果长期暴露于含铅环境中,如接触含铅的油漆、玩具等,铅进入体内后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多动症的发病风险。铅对大脑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会干扰神经递质的代谢和传递,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温馨提示:由于小孩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面对小孩多动症相关问题时,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对于疑似有多动症症状的孩子,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断,避免自行判断和盲目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行为训练等,尽量减少药物治疗对孩子身体的潜在影响。同时,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和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家族中有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遗传史,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