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
急性胰腺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上,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可偏左或右,向腰背部放射,性质多样且剧烈、持续,弯腰抱膝位缓解,进食加剧;多数患者起病后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早期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持续不退或升高警惕继发感染;少数发病12天出现黄疸,因胰头压迫胆总管或胆道结石所致,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忽视,治疗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孕妇腹痛部位不典型、诊断难,会影响胎儿,需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诊疗方法;儿童症状与成人不同,表述不清、病情进展快,治疗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腹痛
1.疼痛部位:急性胰腺炎早期,腹痛是最主要且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也可偏左或偏右,这是因为胰腺的位置主要在中上腹,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这是由于胰腺的神经支配与腰背部神经有一定关联,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腰背部牵涉痛。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一般较为剧烈,且呈持续性。这是因为胰腺炎症导致胰腺组织肿胀、渗出,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起强烈的痛觉。
3.影响因素:患者在弯腰抱膝位时疼痛可稍有缓解,这是因为该体位可使腹部肌肉松弛,减轻对胰腺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而进食后疼痛通常会加剧,因为进食会刺激胰腺分泌消化液,加重胰腺的负担,使炎症进一步加重,导致疼痛加剧。
二、恶心、呕吐
1.发生情况:多数患者在起病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这是由于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引起反射性呕吐。
2.特点: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这与一般的胃肠道疾病有所不同。一般胃肠道疾病呕吐后,胃内压力降低,腹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炎症并未因呕吐而减轻,所以腹痛仍持续存在。
三、发热
1.发热情况:早期患者可出现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胰腺炎症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
2.特殊情况: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逐日升高,要警惕继发感染的可能,如胰腺脓肿、胆道感染等。这是因为炎症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新的感染。
四、黄疸
1.出现原因:少数患者会出现黄疸,一般在发病后12天出现。这可能是由于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汁反流入血,引起黄疸。也可能与胆道结石等基础疾病有关,胆道结石可阻塞胆管,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在胰腺炎症的诱发下,黄疸症状更为明显。
2.表现:患者可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敏感度较低,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腹痛程度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应高度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加重基础疾病。
2.孕妇:孕妇患急性胰腺炎时,由于子宫增大,腹部解剖结构发生改变,腹痛部位可能不典型,诊断相对困难。而且,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因此,孕妇一旦出现疑似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应立即就医,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3.儿童:儿童患急性胰腺炎相对较少,但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腹痛的部位和性质,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进食等。而且儿童的身体耐受性较差,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