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便失禁征兆

来源:民福康

老人大便失禁有多种征兆,可分为神经系统、肠道功能、其他相关三方面。神经系统方面,认知改变、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感觉异常可能预示大便失禁;肠道功能方面,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肛门坠胀感是相关征兆;其他方面,泌尿系统症状、生活能力下降、情绪变化也可能与大便失禁有关。特殊人群中,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人出现上述征兆时更应警惕,日常生活中家属要关注老人饮食、鼓励适当运动、与医生沟通药物影响并给予心理支持。

一、神经系统相关征兆

1.认知改变:老人若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下降表现,可能预示大便失禁。因为大脑对排便反射的控制依赖于正常的认知功能,认知受损会干扰排便信号的传导和处理。例如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大脑神经细胞受损,对排便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可能先出现偶尔忘记排便,进而发展为大便失禁。

2.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当老人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协调性差等情况时,可能影响到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神经系统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损伤了支配盆底肌和括约肌的神经,导致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在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肢体活动不便,随后逐渐出现排便控制困难。

3.感觉异常:包括会阴部、肛门周围感觉减退或丧失。老人可能感觉不到便意,无法及时做出排便反应。这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神经的感觉功能,使得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的感觉变得迟钝,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便失禁。

二、肠道功能相关征兆

1.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长期便秘会使粪便在肠道内积聚,导致直肠扩张,降低直肠的敏感性,影响排便反射;而频繁腹泻会使肠道蠕动加快,肛门括约肌来不及做出正常的收缩反应,增加大便失禁的风险。例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老人,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出现这种排便习惯的改变,逐渐发展为大便失禁。

2.腹痛、腹胀:肠道炎症、肿瘤等疾病可引起腹痛、腹胀,同时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功能。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或紊乱;肿瘤则可能阻塞肠道,引起排便困难或失禁。初期可能只是偶尔的轻微腹痛、腹胀,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加重,大便失禁的可能性也增加。

3.肛门坠胀感:老人频繁感觉肛门坠胀,有便意但又排不出或排便不尽,可能是直肠或肛门局部病变的表现。如直肠脱垂、痔疮等疾病,会导致肛门周围组织松弛,影响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进而出现大便失禁的倾向。

三、其他相关征兆

1.泌尿系统症状:老人若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泌尿系统问题,可能与大便失禁存在一定关联。因为控制排尿和排便的神经和肌肉有部分重叠,神经系统病变或盆底肌功能障碍可能同时影响两者。例如,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由于排尿困难导致腹压增加,可能进一步影响盆底肌功能,增加大便失禁的发生几率。

2.生活能力下降: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变差,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活动变得困难,也可能是大便失禁的一个潜在征兆。生活能力下降往往反映了身体整体功能的衰退,包括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从而影响排便控制能力。

3.情绪变化:老人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时,也可能影响排便功能。情绪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肠道的蠕动和肛门括约肌的张力。长期的焦虑或抑郁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增加大便失禁的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对于本身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的老人,其身体机能更差,出现上述征兆时应更加警惕大便失禁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关注老人的饮食均衡,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鼓励老人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若老人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肠道功能或神经系统的药物,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药物对排便的影响。同时,要给予老人足够的关心和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了解疾病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大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由于肠炎引起,应该要改变饮食,多进食高纤维的食物,同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抗炎治疗。另外,如果是由于肠道神经受损导致,可以应用针灸或者电刺激等方法,可以抑制排便反应。此外,如果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如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等,则需
老人家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家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包括了骨盆的肌肉或韧带的问题,还包括了盆底神经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腹部压力过大的问题,如果原因不明的话要尽快寻找病因。
老人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原因是年纪增大以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有关。假如是轻型的失禁,仅仅是病人在腹泻时会污染内裤,而较严重的,粪便会在不注意时溢出肛门。此外痔疮感染或者直肠脱垂或者盆底肌损伤也可以造成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痔疮手术后常见的后遗症有肛门狭窄、大便失禁、肛门感染等。 1.肛门狭窄 痔疮摘除后,通常需要进行创口缝合,尤其是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会变得狭窄,导致术后排便困难,甚至出血。 2.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大多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术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能无法控制排便。 3.肛门感染 术后
肛裂手术好不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手术是否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肛裂患者选择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肛门溢液等情况,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但如果肛裂的患者选择进行肛门皮瓣手术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舒服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则是比较好的。 建议肛裂的患者加强个人卫生
肛裂多久能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通常需要6-8周才能痊愈。 大部分肛裂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支持治疗之后,可以在6-8周内痊愈。但是有一小部分肛裂患者会出现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现象,特别是慢性肛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若出现以上的现象,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可能会存在大便失禁的潜在风险。 平时应该增加膳食纤维与水的摄入
病毒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病毒性脑膜炎是否有后遗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部分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可能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在另一些情况较为严重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性格改变、嗜睡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更严重的后遗症还包括持续性昏迷甚至植物人状态、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大便
结肠炎会不会引起发烧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发烧是指发热,结肠炎是不是会发热,需要分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结肠炎多数是饮食不合理或者过度疲劳引起,也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微生物感染导致。结膜炎的患者炎症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通常不会导致发热的情况。但若是病情程度较重,炎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会发生发热的表现。并伴有持续性腹泻、大便
老是突然漏大便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是突然漏大便可能与肌肉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神经传导异常等因素有关。 1、肌肉功能异常 肛门及肠道周围的肌肉功能减弱或受损,可能会影响其正常收缩,容易导致大便失禁。 2、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肌肉松弛,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利福平等,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3、神经传导异常 大脑和肠道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影响,例如疼痛、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1.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患者会感到腰部、臀部、下肢等部位的疼痛,可呈放射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刺激和压迫,从而引发疼痛,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
小儿大便失禁需要手术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大便失禁如果是功能性的,大部分是不需要的,因为只要把便秘的情况解决了,自然就能够排便了。对于器质性的需不需要手术?首先看大便失禁是真性的大便失禁,还是假性的大便失禁,什么叫假性大便失禁?假性大便失禁就是如果能够纠正肠功能的异常,小孩子大便失禁就能够解决,就肯定不需要手术。另外一种真性大便失禁,怎么判断他是真性的大便失禁?首先看大便控制的三
小儿大便失禁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其实大便失禁最常见的就是因为长期便秘会造成大便失禁,不论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有一个均衡的饮食,什么都要吃,不要轻易忌口,然后再增加营养,也就是多吃肉类和动物蛋白的前提下,也要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多喝水、多运动,还有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先天性巨结肠的病人,他对于成形的大便可能控制的比较好,但对于稀的大便可能不怎么敏感,可能患儿比较急,或者
小儿大便失禁有哪些药物治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大便失禁首先要让医生评估大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病因治疗。如果是功能性的大便失禁,如果因为长期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则一定要进行排便训练。可以给孩子服用缓泻药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乳果糖,但是对于半岁小孩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现在首选的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种缓泻药物很安全。如果大便失禁是器质性,建议口服能够减少肠蠕动的药物
老人大便失禁能治好吗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出现了大便失禁是否能够治好和病因有一定关系,对于原发病治疗效果,关系到大便失禁治疗效果。引起大便失禁原因比较多,比如神经系统方面疾病,有脑梗死,还有可能是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原发疾病难以治愈时,大便失禁也不能治疗。
儿童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儿童大便失禁,有可能是腹泻所引起。儿童在有感染性腹泻或者非感染性腹泻的时候,大便性状明显偏稀。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也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小便失禁。如果儿童患有直肠肿瘤,尤其是肿瘤侵犯到肛门括约肌的时候,就会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从而会导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初期症状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的病情时,病变初期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排出粪便以及气体的表现,会阴部位经常被粪便污染,尤其在患者走路、蹲下、继续咳嗽时腹压会明显增高,会有大便排出的表现。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没有腹压增高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大便从肛门排出,不受自主控制。
免费咨询